第55章 和盘托出 (第1/1页)
会声会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武松起身还礼,道:“原来是及时雨宋公明哥哥,小弟清河县武松,久仰哥哥大名,今日相见,实在三生有幸。” 依照江湖礼节,武松年纪小些,此时应行跪拜“顿首”礼,所谓顿首,需双膝跪地,头触地即起,是地位相等或平辈相交的普通礼节,十分常见。 但武松不愿拜,他可以拜王进,拜林冲,拜鲁智深,却唯独不愿拜宋江。自己要夺他天魁星气运,就要在气势上压他一头,哪怕被人说失礼,也不能让。 宋江听了“武松”二字不禁面露惊喜之色,双掌连拍几下,大声道:“诸位,昨日茶楼里讲书说的是哪个?”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道:“说的是清河县武二郎独退山贼,又在馆陶县杀贼救人的故事。” 宋江拉住武松的手举了起来,呵呵大笑道:“说书人口中的神人,今日亲眼见到了,我只当是他胡编的,见了武二郎才知,这般铁打的身躯,有什么做不到的?” 的确,宋时男子的平均身高也就一米六五左右,只要武松不站在杜迁、宋万两个傻大个身边,到哪儿都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众人一同赞叹,武松拱手为谢,又举起茶杯与众人共饮一碗,才邀宋江同坐。 山东郓城的说书人居然会讲自己的事迹,这真让武松意外,他想起周侗离开清河时说的那句“此去南方,为二郎宣扬名声……”心中不禁一暖,这件事,一定是老师周侗做的。 “早就听说山东郓城有个及时雨宋公明,为人仗义疏财,能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实不相瞒,武二来郓城,就是想拜识哥哥,不想竟在这里偶遇!”武松为宋江倒了一碗碧螺春,道,“武二是个粗人,喝茶也只爱大碗解渴,哥哥勿怪。” 宋江哈哈大笑:“兄弟果然是性情中人,你我相见,还喝什么茶水,自然要吃酒去!” “好!那便吃酒去!”二人立刻起身,武松见宋江伸手入怀,自然是要结了茶水钱,他早有防备,抢先丢一锭大银在桌上,发出“咣当”一声响。 宋江一看,这锭大银足有十两,惊道:“兄弟,哪里用得着这么多?” 武松道:“要得要得,既见哥哥,武松心中欢喜万分,哪还在乎些许银钱。” 武松就是故意的,他太了解宋江的手段了,见了好汉便送钱,这就是他的扬名之道。既然你喜欢花钱,我偏偏让你花不出去!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许多好汉都受过宋江恩惠,因此对他死心塌地,李逵就是最典型的一个。 《水浒传》中,武松与宋江初识时,也曾蒙受宋江的许多照顾,因此结拜成异姓兄弟。可谓“柴进摇橹一整年,武松不谢反埋怨,斗米恩、升米仇,宋江搭上顺风船”。 现在武松可不是那个走投无路的穷小子了,论名声或许不及宋江,也算是冉冉上升的一颗江湖新星;论钱财,虽不敢说取之不尽,应付社交场合是绰绰有余;论心智,若还斗不过宋江,《水浒传》就白读了…… 宋江被武松这一锭大银砸晕了,怎么,清河县做都头油水这么多吗? 这时,茶楼主人得知清河县武松到此,赶紧过来打招呼,说什么也不收武松茶钱,武松无奈,只得收了回来,心里颇为郁闷。 唉,山东人好客,诚不我欺也。 出了茶楼,宋江问道:“兄弟到此有公干?” 武松道:“并无公干,听闻山东有两个了不起的豪杰,武松特来拜会。” “是哪两个?” “一个自然是哥哥你,另一个是东溪村的保正晁盖,人称托塔天王的便是。” 宋江大笑:“晁保正是我生死兄弟,你既想见他,咱们这便同去!” 武松大喜,从茶楼下牵了马,宋江道:“兄弟且等我片刻,我去县衙借匹马来。” 趁着宋江去取马,武松在路旁店铺中买了些茶点肉脯,初次登门,总不好空着手。 片刻后宋江回来,二人骑马直奔东溪村,不过半个时辰,便到了晁保正庄上。 晁盖正在后院葡萄园午睡,听庄客说宋押司来此,披件褂子便起了身,穿过前院,见宋江和一条彪形大汉坐在前厅看茶。 武松见了晁盖,纳头便拜,呼道:“晁天王哥哥在上,小弟清河县武松,久仰晁保正威名,特来拜识。” 晁盖一怔,忙拜倒还礼:“兄弟便是清河武松?我早听说兄弟雄武威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宋江看着二人在地上相互吹捧,心里有些纳闷,武松和晁盖也是初次相见,为何待他要亲近许多呢? 叙礼完毕,晁盖命庄客准备酒食,邀二人到后院葡萄架下乘凉,又叫过一个庄客道:“去请吴学究,就说有贵客在我庄上,邀他来相识。” 武松适时道:“吴学究,可是人称智多星的加亮先生?” 宋江道:“我住在郓城,都不认识吴学究,兄弟在河北却知道,真是奇了。” 晁盖也道:“吴学究极少在外走动,名声不显,二郎是在哪里听说的?”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武松,帮徒弟开创靖康盛世》 第55章 和盘托出(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