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10章 让我与兄弟一醉方休! (第1/2页)

会声会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道宽阔,一众人走出十余里外,庞万春和杨林与武松打了个招呼,便又折返回东京城。他们早将凌振家中情况探知清楚,此行便是要取凌振家小到梁山上。 凌振这个人,梁山是擒定了。 由于呼延灼大军随后便至,武松与李助不得不先行一步,叫时迁陪着徐宁一家慢慢走。 此时已是中秋时节,天气渐凉,二人纵马疾驰,数日后到了定陶,眼看最多一日便到梁山。 二人走得也有些疲了,便在定陶歇脚,打算歇一夜再启程。 定陶县中找了家客栈住下,二人在一楼喝酒。 “此行收获如何?”李助笑问道。 武松道:“承蒙先生指教,真是不虚此行。” 李助看上去也十分得意,酒一碗碗地喝下去,片刻间面色泛红。 这时,一个大汉在门外叫道:“店家,要不要干柴?” 武松望去,见一个樵夫扛着一大捆木柴,拄在门边向内张望。 小二扫了一眼,漫不经心道:“这一担柴,给你五十文钱。” 樵夫笑了笑,道:“我这一担柴有八十斤,至少三百文钱。” 小二撇撇嘴:“你穷的失心疯了,去街上随便问一问,哪个会给你实价?” 樵夫神色一凛:“不买便罢,何必口出恶言?” 小二还要还口,武松忽然开口道:“这位兄台,过来饮杯热酒。” 樵夫一愣,他看看自己一身尘土的衣裳,却不挪动脚步,道:“多谢这位官人,小人衣裳脏了,不好同座。” 武松见这人身躯劲健,单手拎着这一大担柴火毫不费力,少说也有几百斤气力,尤其眉宇间的机警狠厉之气,颇为罕见。 如此豪杰,怎么会砍柴为生?武松不由得起了惜才之心。 武松道:“都是江湖男儿,谁在意这些?瞧得起我便坐下喝一杯,若怕我图你什么,便一拍两散。” 小二刚接待完武松和李助,知道这二人是豪客,谄媚道:“官人何必与这不识抬举的——” 李助忽然一拍桌子,喝道:“闭上你的鸟嘴!休得狗眼看人低!” 大汉哈哈大笑,道:“伙计说得倒也不错,在下若再推脱,真就不识抬举了。”说完大步走进来,坐在武松对面。 武松叫小二添了碗筷,为他斟上酒,大汉连喝了三碗酒,道:“痛快!” “兄台一身武艺,何以沦落至此?”武松问道。 大汉诧异道:“你从何看出我有武艺在身?” 李助笑道:“这有什么稀奇,我还能看得出你自南面来,本来有人同行,但你同伴害病死了。” 大汉忽然站起来,愕然看着李助:“先生怎知道的?” 武松笑道:“这位先生是位卦师,知道也不稀奇。兄台高姓大名,现在要往何处去?” 大汉拱手道:“小人姓石名秀,祖贯是金陵建康府人氏。小时学得枪棒武艺在身,一生只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因此大伙儿都叫我拚命三郎。因跟随叔父来北地贩卖羊马,叔父却半途生病亡故,本钱也折了,故此流落各处,砍柴为生。” 武松情不自禁站了起来,颇有深意地看了李助一眼,这趟东京走得简直太值了! 石秀,是武松极为喜欢的好汉,也是水浒世界的一个奇人! 此人心雄胆大有计谋,属于人狠话不多的实干家。 后世有句话,叫“宁惹武松,不惹石秀”,最恰当不过。武松虽也杀人不眨眼,但他太好哄,给些好处就晕头转向。宋江哄过,施恩父子哄过,连张都监也哄过,人太自负、太知恩,就不够精细,武松这种性格是容易掉进陷阱的。 石秀则不然,他该隐忍时隐忍,该精细时精细,该搏命时搏命。因此才能在杨雄家忍辱负重,最终搜集罪证杀了奸夫淫妇;也能独闯祝家庄,靠着伏低做小骗得祝家庄情报,成为梁山第一谍报人员;还能独自劫法场救下卢俊义,明明只有自己,却也敢喊出“梁山好汉全伙在此”的豪言壮语,颇有“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豪迈。 如果说武松的无往不利靠的是天赋,石秀则是在一个凡人的能力范围,将事情做到了极致。这也是武松喜欢他的根本原因。 不管什么事,只要交给石秀,尽可放心! 武松端起酒碗,按捺住激动的心情道:“萍水相逢,颇为不易,请满饮此杯。” 三人一起喝了酒,石秀问起武松二人来历,武松也未隐瞒,道:“在下梁山武松,这位是梁山军师,金剑先生李助,我二人刚从东京回来。” 石秀闻听“武松”之名,纳头便拜,道:“大名如雷贯耳,石秀也想过投奔梁山,奈何无门无路,天可怜见,竟在这里遇见哥哥!” 武松将石秀扶起,朗声大笑,道:“凭哥哥这份仪表,但叫武松看见一眼,便不会错过。” 石秀已经有些哽咽,他这些日子流落江湖,见惯了世间冷眼,深知人生之艰难。武松是什么人,那是敢和高俅、蔡京对着干的人物,是天下侠士和英雄好汉敬仰的绿林翘楚! 自己这种尘埃中的小人物,竟能入得梁山大头领武松的眼,怎不叫人心潮澎湃?如此知遇之恩,胜过万两黄金! 伙计在一旁听得

《穿越武松,帮徒弟开创靖康盛世》 第110章 让我与兄弟一醉方休!(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