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志存高远 (第1/2页)
会声会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从汤隆为武松打造好盘龙棍之后,武松还是第一次将长短棍合在一起使用,一则他上阵机会本就极少,二来盘龙棍难练。 近几月来,武松得闲便与王进、林冲等人研习盘龙棍用法,自忖已能拿得出手了。 盘龙棍本来是专门破甲、打马腿的兵器,用来对付连环马再合适不过,但苦于操练艰难,反而不如钩镰枪使用。 沉猛之兵器,狂烈难控,盘龙棍当属第一。需用周身柔韧之力,激发连接锁链之势,以长用短,后面的长把还能继续攻击。 短把能劈出大刀的劲力,长把能扎出大枪的势头,长短并用才是王道。 武松这一棍砸下来,呼延灼下意识抬双鞭去挡,鞭棍相交,双鞭陡然一沉。借着奔马向前之势,武松长棍尾端向上一撩,直挑呼延灼胸腹。 呼延灼双鞭正向上用力,忽觉手上一轻,见棍尾扫来,急呼不妙。他应变也算极快,当下弃了双鞭,用双手来按棍尾。 这一下按得实了,呼延灼只觉屁股离了马鞍,武松这一棍竟几乎将他挑了起来! 鲁智深打马路过,伸手扯住呼延灼背甲丝绦,单臂将他擒了过来。 “兄弟,这一功算我的!”鲁智深哈哈大笑。 武松自不会和他抢,他命手下军士将官军杀散的杀散,擒获的擒获。石秀见呼延灼座下战马比普通战马都略高几分,便将这匹好马拢住,沈骥则捡起呼延灼双鞭。 到了岸边,将呼延灼与一众俘虏交给阮小五,一齐押回了山寨。 这一战收获极大,完好的战马就有一千多匹,其余都是扭伤了马脚,只能杀了吃肉。马甲、战甲共三千套,几乎都完好无损,这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武松回了山寨,叫人将呼延灼带来,似这样的将门军种,心里总有一个过不去的坎儿,就是光宗耀祖重振门楣。 武松不耐烦和呼延灼废话,将招降任务交给了徐宁和闻焕章两人。不到一刻钟,呼延灼服服帖帖来拜,武松大喜,将兵器宝马都还给了他。 整个过程,徐宁几乎没插上话,谁也看不出,平日不做声的闻先生居然这么能说。在他口中,梁山泊就是世上最前途无量的地方,宁做梁山一喽啰,不做御前羽林军;宁坐聚义厅交椅,不坐殿帅府正中。 “呼延将军在朝廷任职,是明珠蒙尘,只有梁山泊才能展现你一身武艺,助你建功立业。他日灭了辽国、平了西夏,岂是区区一个都统制能比的?” 闻焕章说出这话时,呼延灼的眼神明显有些发直,自己真是看轻梁山泊了,他们竟有如此报国之心,这可比朝廷那些高官强多了。 呼延灼的归降也让武松明白了一件事,在这个年代,根本没什么大义凛然,更没有什么视死如归。无论是黑道巨擘还是将门虎子,都怕死。 当然,不能因此而嘲笑人家,毕竟弃暗投明是好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梁山人的腰杆直了,底气足了,丝毫不以自己的盗匪身份而自轻,反而信心满满,认定这支势力即使不能将赵宋取而代之,至少也有逐鹿中原之能,与宋、辽、西夏等势力分庭抗礼。 这和武松有事没事就给大家打鸡血有极大关系,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打下祝家庄、擒了呼延灼,这两件大事让梁山上下欢腾。 钱粮有了,威胁没了,跟着武大头领走,就有好日子过,不但今年能过个好年,今后至少两年都不愁吃用。 但武松和闻焕章、吴用等人闲不下来,他们在合计着如何拿下青州、济州。 从地理上来看,济州离梁山泊最近,郓城、巨野、金乡、任城四县都近在咫尺。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含在梁山嘴里的肉,随时都能吞下。 从紧要程度看,青州是京东东路路治,是这片地区的最高行政等级城市,拿下青州,整个京东必乱,以此为基本盘,逐渐拿下兖州、齐州、莱州、登州,大致相当于占据了战国时齐国的地盘。 武松深知,山东半岛这块地方绝对是一块宝地,有山有海,有粮有铁,什么都不缺。在这里建一个小国都够了。但是,安居一隅当然不是武松所想,他的志向要比这大得多! 这一日,武松收到了一封信,是从晁盖家中送来的。 这封信是赵楷送来的。因为武松的缘故,赵楷开始关心朝廷用兵了,他得知朝廷攻打梁山,表示有些担心。 另外,赵楷还说,哥哥赵桓最近看他很不顺眼,总是在没人时嘲讽他。原因也很简单,赵佶喜欢赵楷,甚至有过立赵楷为太子的想法。 赵楷并没有向武松求助的意思,只是少年发发牢骚,他最后说,自己隐忍几日就好了,毕竟赵桓是太子,惹不起。 这封信让武松精神振奋了,他也是刚刚知道,赵佶居然偏爱赵楷!而立赵桓为太子的理由,只是因为赵恒是嫡出。 武松回了封信,告诉赵楷,朝廷大军已被梁山解决了,另外,好好哄你爹,别的事都不要管。 关于送信,武松早就在晁盖处安插了两个得力心腹,确保万无一失。 武松又将这封信给闻焕章、吴用看
《穿越武松,帮徒弟开创靖康盛世》 第122章 志存高远(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