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53页 (第1/2页)

我想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福晋道:&ldo;原来是这样?&rdo;淑嘉点头:&ldo;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定下的规矩了,一家子的礼要分成几处,像头所那里,已经有几个格格了,每个侄女儿甭管多大,也要凑一份子。到时候都要列成单子与礼物一道儿递上的。&rdo;四福晋便问:&ldo;不知道可有什么定例没有?整寿必与旁的不同,常例是什么呢?&rdo;嘉叹道:&ldo;常例……自从入了紫禁城,大嫂是头一个住这里的皇子福晋,自然是她怎么做,我们只好依样画葫芦了。&rdo;三福晋四福晋面面相觑,三福晋道:&ldo;难道内务府那里没有成例?&rdo;淑嘉摇头:&ldo;内务府那里,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要是有例可循,我就不用这么急了。&rdo;三福晋与四福晋也是越来越熟,张口就问:&ldo;你原先在娘家的时候可听到过一点风声的?&rdo;四福晋之父费扬古娶的是褚英的曾孙女为妻,四福晋乌拉那拉氏正是费扬古的幼女。说不定能知道一点内幕呢,而且,她的姨母乃是鼎鼎大名的端敬皇后的继母呢。四福晋也摇头:&ldo;并没有听说过什么。&rdo;这时候,淑嘉猛然想起一件事儿来:&ldo;对了,汗阿玛也是要给皇太后祖母祝寿的,备的礼可不要跟乾清宫有冲撞。&rdo;说完她就后悔了,该注意的人只有她。只有她家库房里的东西比乾清宫的还好==也只有她才会翻遍库房找东西,搁胤礽以前,都是顺口吩咐下去,也不用心的。三福晋、四福晋还没想到这一层,估计是还不知道毓庆宫的家底子,只想:这是个大问题,送礼撞车是很正常的,都是送寿礼,左右不过那几样,但是不能跟乾清宫的礼有冲突是真的,万一跟乾清宫送了一模一样的,这个可以说是心有灵犀,也可以说是没有眼色。两人又说了一阵儿路上见闻,并谢了中秋节礼。淑嘉笑道:&ldo;你们捎来的东西我也用了,也很好。咱们还客气什么呀。&rdo;沟通目的达到,两人相偕而去,留下淑嘉就开始伤脑筋了:不能跟康熙的重样儿也不能越过了康熙去,就意味着之前准备的东西里,有不少好东西是用不上了,胤礽的东西里有些与康熙的收藏只是质量或者数量上的差别‐‐东宫的好,皇帝的次。淑嘉自己那一份子针线活倒是好办,康熙不会诡异的送各种针线活,为难的是胤礽的那一份,康熙给的,只能自己用,或者是封存。内务府进的,最好自己用,顶多赏少数的几件给下面的人。不如……出宫采办?然后,一个长期存在又被忽略的问题重新提上了桌面:他们两口子挺缺钱的。思前想后,淑嘉想起一个人来‐‐胤礽说过的德住。正好,淑嘉对他的印象也不算坏,不可否认,长得好的人在生活中总是占便宜的。德住算是外臣,虽有胤礽之前说过的话,淑嘉要见他还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先跟胤礽说:&ldo;十月初三是皇太后祖母生日,我寻思着,有些东西是不是要到宫外采买?咱们这里虽有些,却都是内务府制的或是外头进上来的,这些都是好东西,拿到外头也很晃眼,在这宫里却都是寻常之物了,保不齐旁人也有,弄得一样了就不好看了。&rdo;胤礽大方地同意了:&ldo;这个叫下头人就能办,开了单子就行。&rdo;然后淑嘉再让太监去召德住,有些东西要亲自吩咐。送寿礼大都差不多,不过是在原有东西的基础上加上特殊的纹路,寿字纹啊、麻姑献寿图啊、寿桃的样子啊……难的是用心,既要符合生日特点,又要显得新颖。淑嘉想,大家送佛像、经书一类的多,毓庆宫就不如送插屏一类的摆件儿。一样一样想好了,叫王太监去传德住来。架起屏风相隔,淑嘉让太监把单子传给德住,问:&ldo;能办得齐么?&rdo;德住道:&ldo;奴才必定竭尽所能,只是日子有些紧了。&rdo;淑嘉咬咬嘴唇,她也知道日子紧了些,谁叫准备的时候只想着这是第一次全员到齐的大日子,只顾拣好的了呢。现在重新准备,当然吃力。但是不能松口:&ldo;月底我要见着东西。&rdo;官僚作风什么的,咱又不是没见过,德住也不是一个人跑断腿去搜罗东西的,他手下也有一大批人供使唤的。胤礽把他带到跟前来,说明这事儿胤礽都心里有数了。德住心里早想好了,从太子让他拜见太子妃的时候就准备好了各种东西,就等太子妃一声令下,他好拿出来。这回单子上的东西,他倒准备了六七分,恰好,这种玉雕桃树的主意他也想到了,自觉新颖,还没见人送过,密密地藏好了,打算献宝来的。其余的哪怕没有,

《非主流清穿》 第153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