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摄氏0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天,在新安附近,他和红娘子好不容易杀退了河南巡抚派来的追兵,看看天色已晚,他下令在一处山岗扎营,并埋锅造饭,就在这时,派出的哨探前来报告,说前面出现了一支队伍。他闻讯大吃一惊,心想,如果是官军可就麻烦了,战士们经过一天苦战,精疲力竭,眼下腹中空空,岂能再战?他正要筹画应付之方,不想就在这时,前一天派出的亲信李健兴冲冲地进来了。
李健这以前是他的心腹家奴,他被迫造反后,曾分别遣散家人,李健却不肯离开他,依然追随左右,此番他和红娘子决心投李自成,听说闯字大旗已出现在豫陕交界地带,乃派李健扮成商人,去西边寻找李自成的队伍,眼下他一见李健,知他一定打探到了不少消息,不由高兴,乃迫不及待地问道:
“你可找到了闯王?”
不想李健笑容可掬地指着紧跟在后的一个青年对他说:“老爷,您看,这不是吗?”
李岩大吃一惊,忙说:“什么,他,他,他就是闯王?”
李健这才知自己因兴奋,话没有说清,忙纠正说:“不,老爷,奴才是说,这位是闯王的义子张鼐,张大将军。”
李岩为了了解李自成,已找不少人打听过李自成的情况了,自然也听说过张鼐,眼下一听眼前这个神采奕奕的青年将军就是张鼐,不由大喜过望,乃上前行礼,并说:
“张将军,真是怠慢了。”
张鼐见了李岩和红娘子,并无半点倨傲之意,忙拱手行礼道:“任之将军,红帅,家父久闻二位大名,特令末将前来联络,以期共同对付官军,不想正好与贵价相遇,真是太巧了。”
当下二人携手进入大帐说话。直到这时,李岩才知闯王已到了渑池,而前面那一支人马正是张鼐带的队伍。
当下两军联欢,第二天,李岩、红娘子和张鼐一同去见闯王。
得知李岩前来投奔的消息 ,李自成亲迎他们于三十里之外,并大开筵席,为他接风,当天夜里,李自成留李岩于大营,和他作彻夜长谈,望着有些拘谨的李岩,李自成像见了老熟人,推心置腹,毫无保留:
“任之,这些年我走南闯北,只用说书人的一句话便可概括,这就是四不择,你知道什么是四不择吗?”
问得李岩一头雾水,连连摇头。李自成却用颇带夸张的口吻说:“我是泥脚杆子,平日戏都看得少,但评书却听得多,说评书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就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荒不择路,贫不择妻——我当时不正是这样吗,受官府逼迫,既饥不择食,也荒不择路,不造反便只有死路一条。”
第46节:3 天之高,地之厚(4)
原来如此,要说被迫造反,这也正是李岩的真实写照,不由连连点头。不想李自成接着又说:
“俗话说:三天能饿出一个贼来。这话一点也不假,我这个贼,便是饿出来的,你信不?”
李岩觉得点头不便,摇头也不好。可李自成毫无愧疚,竟侃侃而谈:
“说来惭愧,我出身贫寒,长到二十岁时,尚未穿过一件未打过补丁的衣;到下决心竖杆子造反前,未吃过一顿饱饭,这事你可能又不信。”
森严的中军大帐,巨烛高烧,除了远远的梆声,便是李自成那洪钟般的谈笑声,接下来,李自成便自述身世:
他以前给人扛长工,不想绅粮家都吝啬,每天才管两顿饭,一干一稀,且数量有限。他们几个长工,除了为头的,其余几个都不能饱,他个头高,消化快,别人是半饥半饱,他却要差一大截,每天饿得两眼发花,心里想的总是有朝一日,遇上一个好人,能管一顿饱饭。有一回,在东家的厨房吃饭,别的长工都吃完了自己一份,散去了,他却仍腹中空空,在院中转圈圈,这时,东家亲自来喂他的心爱的小猫咪了。他一身肥肉,腆着大肚子,一边用筷子搅动着手中那猫饭钵,一边学着猫咪的叫声,召唤那一身纯白的小畜牲,可叫了半天,就是不见,于是他将猫饭放在一边,自个去遛弯了,李自成见了那碗猫饭,喉间响起了吞口水的咕嘟声,竟趁着东家不在,端起那碗猫饭,只三口便添个精光。
后来,他又当过驿卒,投过军,都不曾痛快地吃一顿饱饭,因为当官的总是想着自己,就是驿丞或哨长这样的小官,也有肥己之方,那就是克扣军粮,每天,也不管当小卒的跑了多少路,就只有巴掌大的一块馍,卵脬大的一小碗粥,这于他这样的七尺汉子,仅免于饿死。
每天饿得头昏眼花的他,连作梦也是在哪里弄到了吃的。
后
《1644,帝星升沉》 第1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