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24页 (第1/1页)

鱼七彩/七彩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寒烟看到史判官不敢直视自己的眼睛,他在躲避,也在思考。这说明确实有人在事后刚刚好的游说过他,加强了他对包拯怀疑。如果史判官很敬重这个人,就会很愿意听取这个人的意见,这种人对他的暗示次数多一些,会让‘怀疑’走向‘肯定’,最后变成偏执的‘认定’。人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很容易被身边人的意见所左右。当不断有人强化告知所做的决定是正确的时候,就很容易会觉得自己的这个选择就是对的。因为这是他自己做的选择,人很容易去否定别人,但却很难否定自己。宋庭空该就是利用了人这个小小的心理弱点,直接左右了史判官四年的‘偏执’。当史判官意识到自己坚持的信念崩塌后,情绪也崩溃了,但这之后,就开始慢慢冷静下来,重新接受了包拯等人的审问。“我出身贫寒,见多了欺凌弱小之事,自小就爱听那些除暴安良的侠义之事,也确实心怀着一颗侠义之心。能在开封府跟着包大人做事,我一直觉得很荣幸,直到有一天,我去茶馆喝茶,听人说包大人也并非大家所想那般,细问那人却不说了,看到开封府的衙差就急匆匆逃走。我琢磨着这其中是不是有隐情,总归被勾起了好奇心。后来这事儿没几天,我就在后门目击了杀人那事儿。再后来我巧遇宋大人,见宋大人言谈随和,没轻起我这么小官,我就把我的苦恼说给他听了。宋大人说,人有时被人拿了把柄,为了掩盖过错,一时失手杀人,并不奇怪,他还很同情我背负这样大的秘密。他帮我分析整件事的经过,告诉我缺少证据,让我蛰伏。如果心里不痛快就可找他聊聊,他随时欢迎。我后来确实有过怀疑,找过他几次。每次都不及我开口,宋大人就给我看一些‘老实人’‘大善人’忽然杀人的案卷,都是刑部正在处置的案子。又劝慰我要隐忍,因知我有侠义之心,更鼓励我要秉承此念,慢慢来,还告诉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让我耐心寻找证据。”史判官阐述完这些之后,再告知包拯等人,他之所以会决定作伪证诬陷包拯,是因为宋庭空在庞太师死后,曾跟他感慨过。包拯在外名声如何好,在皇帝跟前又如何受宠信,大家都夸他秉公正直。这名声维持的越久,就越加难破了。而且都过去四年了,很可能包拯就是吃了教训,谨慎为官,不再冲动亲自动手了。“那天宋大人唉声叹气一番之后,我只觉得不公,心底有一股打抱不平之气直往上蹿。后来宋大人又说柳侍郎等人参包大人的事,说包大人只要熬过这一关,会更受皇帝器重,今后平步青云,保不齐庞太师的位置,将来就给他坐。我一听这将来还会有 当初六户人家被接入东京城的时候, 赵寒烟和包拯就意料到以幕后黑手的细致谨慎作风,这事儿该是瞒不住他。遂做了两手准备, 明面上由白玉堂率大队人马,护送由死囚乔装打扮的‘六户人家’。为了让对方更为相信, 押送的队伍还特意乔装成了商队,再特意去露破绽,比如白玉堂,他那张脸, 还有通身的气派, 很惹眼, 只要骑着马在路上招摇一圈, 很容易就被敌人发现。如此这一队人马就完全吸引了敌人的目光,完全没人注意这之后还有一批赶车进城卖菜的‘百姓’。成功瞒天过海之后, 六户人家就被瞧瞧安置在东京城内一处安全宅院, 被妥善照料和护卫着。直至今日,这六户人家才被请到开封府。这期间, 薛掌柜仍旧被关押在开封府大牢。苏越蓉在那日头听到赵寒烟和白玉堂谈话,得知他们看穿自己的身份后, 就欲逃跑。她本想先传信给史判官,岂料没走两步,就察觉不对,等她反应过来要立刻逃跑的时候,已经晚了,立刻就被白玉堂打晕, 关在了秘密之处。苏越蓉被关押之后,一直都是蒋平带人看管他。她见没有办法逃脱后,就曾想过自尽,但因为一直没有人质问过他什么,他就琢磨着暂且静观其变,等待事情变化的时候再走最后一步也不迟,所以就这么一直熬到了今天。等待这几天,苏越蓉心中的一个疑惑越来越大。就是赵寒烟和白玉堂,为什么还不来质问他。他二人难道不好奇他为何要伪装成女子?这个疑问每天都让她脑子很煎熬,耗尽了他的耐心。终于等来了今天,苏越蓉被押入开封府的那一刻,竟忽然觉得自己的心里踏实了。问吧,总归不管问什么,他都不会说,问完了他也该死了。

《开封府演员表小包拯》 第224页(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