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4页 (第1/2页)

田大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某已经知道女郎的意思,然婚姻之事,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非是你我可讲的。至于为婢为妾的话,更是不要提了,女郎请回吧。”陆允明冷清的声音。

程平转着眼珠子,这就是传说中的“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儿自知才色皆不如阿姊,然儿待陆郎之心却是真的。”女郎有点哭腔儿地说。

“事情不是这样算的,女郎赶紧回吧,以后不要提这件事了,某亦当没听到。”陆允明声音中多了些无奈,但拒绝之意却依旧坚定。

女郎再看一眼陆允明,以袖掩面,跑走了。

唉,程平有点同情这个妹子,单恋表白被拒什么的,真是个悲哀的故事。

下面程平就惊恐的发现,该被同情的是自己,陆侍郎怎么朝这边走来?我这与雪夜浑然一体的大袄竟然没有起到保护色的作用?

已经近到眼前了,没办法,程平只好叉手行礼。

“程郎君怎么在这旷野之中孑然独立?”

程平在“悟道”和“赏景”之间果断得选择了后者。

“哦?可得了什么佳句?不妨说来听听。”陆允明似笑非笑地说。

程平后悔,还不如说悟道呢,虽然有些无稽,但脸皮厚些,随意扯两句《道德经》就过关了。这唐朝人也是,怎么赏景就必须得作诗?后代春游必须写作文是不是就是你们的遗毒啊?你们让多少孩子玩都玩不痛快你们知道吗?

在诗礼唐朝,自己一个读书人,面对的是未来的主考,这个时候张嘴结舌,不说点什么,实在过不去,程平急得左右乱看。

陆允明负手而立,好整以暇地等着。

看到营帐,程平突然想起一首纳兰词,“某自己无所得,倒是有一首乡邻的曲子词,与此情此景颇合,请侍郎鉴赏。”

“哦?说来听听。”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陆允明缓缓地点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前半阙壮观,后半阙婉约,真是好词。”不由得问程平,“不知程郎君这位乡邻姓甚名谁?”

“他叫纳兰性德。”

唐代胡人多,听了这名字,陆允明倒不奇怪,奇怪的是如此大才,全没听说过,难道是位隐士?

“他英年早逝。”程平是这么解释的。

陆允明点头,难怪,又问:“不知这位纳兰郎君还有什么诗作?”

程平能理解一个喜欢诗的人听说了一首好诗,还想再挖出这个诗人更多好诗的心情,但自己就只再记得一首了,然后就把感动了后代无数女文青们的那首《木兰词》背了。

“这一首竟然哀婉若此,才人伎俩,真不可测。1”陆允明感慨。

程平点头,确实。

“人生若只如初见……”陆允明含笑看着程平,渐渐地笑容变大,“嗯,人生若只如初见!”

程平:“……”不待这么挤兑人的!

数学题事件

程平被挤兑完,还不能说什么,只好假着脸装听不明白。

好不容易等到陆侍郎大发仁慈,肯放了她了,赶忙行礼,匆匆地走了。

看她落荒而逃的身影,陆允明不禁莞尔。对于程平会不会把柳小娘子的事说出去,陆允明倒不担心,这是个聪明人。

程平有点丧地出去,更丧地回来。

周通已经躺下了,“这样的天气,非要附庸风雅出去赏雪,看你都冻成了猴子。”

程平深以为然:“以后再也不干这傻事了。”

杨华拿着书,听着他们俩的对话,哑然失笑。

杨华的仆人过来给他铺床,顺便帮程平也铺上了,程平不好意思,忙道:“我自己来就好,你忙你家郎君的。”

只见这仆人把杨华的被子里放上汤婆子,枕边备好起夜披的大氅,小香炉里点上安神香,暖壶里倒上新烧开的热水,用皮毛壶罩罩住,三个水杯又重新用热水烫过,倒扣在盘子里,然后把盘子放在离三人不远处的便携小几上,林林总总,看得程平咋舌。

周通笑道:“平时看不出来,原来含英这般讲究,那位柳小娘子,想来不过如此了。”

杨华不理会他的打趣,坐在自己的被窝上,程平洗漱完,也来坐下,两人面面相觑,突然有点不好意思。

程平厚着脸皮脱了外袍,钻进被窝,粗声粗气地说:“睡吧,睡吧,明天又得

《科举之男装大佬 下载》 第14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