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第1/2页)
田大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薛勖笑道:“早就听说程相爱提掖晚生后辈,如今看你对他们形容,果然是。”
自程平回了朝,确实常有去她门上投书投文的,程平抽空都看了,捡着自己觉得靠谱的,见一见,考一考,有的推荐给礼部侍郎,有的推荐地方,有的虽未推荐,却给出些考试或仕途意见,故而在士林名声不错。
程平笑道,“郎君们一个个风华正茂,看着就让人心里舒爽。”
看着程平年轻的脸,薛勖想说你自己也风华正茂着呢,却到底碍于她的身份,便笑着点点头,“程相所言甚至。”又伸手把她往正堂请。
主客二人在堂上坐下,聊一聊秋来的天气,说一说菊花,扯两句风雅典故,倒也轻松。程平计划着,喝两盏茶,说会子话,就托辞离开,也省得老让人陪着,谁想到大长公主却派人来请。
程平看看薛驸马,笑道:“下官来了还未曾去拜见大长公主,实在罪过。”
虽大唐开放,却也有男女大妨,一般都是男主人招待官客,女主人招待堂客的,程平此言不过是个面子话。
薛勖笑道:“说什么罪过的话,某陪程相一起过去。”
程平笑着点头道谢。
没想到后堂坐着的不只荣乐大长公主,还有她同辈的肃贞大长公主、寿康大长公主和安阳长公主、柔嘉长公主。
对此,程平倒也有些预料,上前庄重严肃地给公主们行礼。
到底对着的是当朝宰辅,荣乐等虽好奇,却不能失礼,客气地请程平坐了,又说了主人家该说的客气话。
程平笑着与公主们应酬着。
肃贞大长公主笑道:“我只道陆相公已经算年轻的了,谁想到程相更年轻。古代贤士有十二岁拜相的,我们现在的宰相们啊,也不遑多让。”
程平微笑道:“长公主谬赞。”
听肃贞姑姑拿眼前的程相与陆允明相比,安阳再仔细打量程平两眼,终究觉得不及陆郎,但一则这是长辈说的,一则对面坐的到底是宰相,再则这位程相在朝上说的做的,倒也确实让人敬服,安阳便按下了反驳的话,开口道:“多谢程相公为舍妹和亲之事操劳,对此,我等姐妹俱铭感于心。”
程平笑得温和:“这是臣分内之事。”
安阳微笑,眼睛里却有些诧异,不知怎么的,似从这位程相身上看到些陆郎的影子——大约他们这些权臣气度上都有些相似吧?
寿康大长公主是做媒爱好者,笑道:“程相如此年轻,可有家室没有?”
程平抿抿嘴,略不好意思地笑道:“尚无。”
寿康来了兴趣,正要说什么,被荣乐大长公主一个横眼给横了回去。
程平只笑笑。
薛勖适时地插了两句话,气氛便圆了回来,然后薛勖便带程平出来。薛勖不便代寿康道歉,便笑着亲自带她去赏菊,因为有这个茬儿,程平倒不好说走了。
前面郎君们正在亭子里作诗,见薛勖和程平来了,便都起身,又请他们评一评。薛勖固然风雅,文采却一般,程平明经出身,作诗的本事更菜,但两人的眼力还是有的。
程平有千年的积淀在,随口说便是高屋建瓴的话:“作诗作词还是要因时因事有感而发才好,若只以西风、东篱乃至金玉香冷之类词句堆砌,纵然精致,到底落了下乘。”程平又勉励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郎君们青春年少,要多读书,多出去走走,多做些实事,于仕途经济又益,于诗文亦有益。”
对程平这种文学创作要有生活经历做底子的看法,薛勖亦点头,“程相公此言精到得很。”
小郎君们领头的是王仆射之子。小王郎君对程平施礼道:“杜工部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适才程相又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敢问程相,是读书更重要些,还是行路更重要些?”
程平正给小伙子们解释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关系,一个仆人走过来对薛勖说了一句什么。程平停住嘴,薛勖笑道:“是陆相来了,某去迎一迎。”
陆允明来了?程平坏心地想,他过年龄了吧?约莫也是长公主给开的后门?
程平这道也不布了,只笑道:“陆相最精作诗,一会儿他来了,我们一起听他说,某就不班门弄斧了。”
众人眼神乱飞,看程相这表情说法,与陆相之间实在不像水深火热的样子,但又听说两人在朝上针锋相对……又听说,陆相多年不赴这赏菊盛会了,怎么的今年倒来了?
亭中一群年轻郎君,陆允明一眼便看到了
《科举之男装大佬 下载》 第139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