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41章 情况并不乐观 (第1/2页)

上岸不吃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同签书枢密使王襄、兵部尚书冯懈、户部尚书聂昌三人急匆匆进来。

他们看到刘韐早已先一步到了,而且看样子和官家有说有笑,交谈正欢,三人心头不禁一酸,既羡慕又嫉妒。

二个月前,刘鞈还是一个待罪之臣,正等着被治罪。

哪知官家突然变了心性,竟然让刘鞈坐上了军方第一人的位置。

这是继狄青之后,大宋第二个当上枢密使的武将。

不知多少大臣极力反对,然而官家却力排众议,坚持己见。

很多人只能等着刘鞈打了败仗,守不住东京城,然后所有人看他的笑话。

可是现在,刘鞈居然将金兵的东路军给打败了。

而且听说是决堤黄河,水淹金兵。

昨晚上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想必对金兵造成的巨大伤害。

刘鞈的功绩,比起去年李纲主导的东京保卫战,似乎还要耀眼夺目。

那从此之后,刘鞈岂不是成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他们这些六部尚书,岂不是矮刘鞈一大截?

而王襄和冯懈两人,嫉妒之中更是有些不服气。

王襄原本是西京留守,地方大员,在金兵还在河东之际就被调回枢密院任二把手。

看起来是升官了,可在枢密院只能当刘鞈的绿叶。

而他要是在西京,却是唱主角的份,如果能挡住金人西路军的进攻,估计也是妥妥的大功臣!

至于冯懈,更是有些莫名其妙了。

他之前是原枢密使孙傅的副手,去金兵大营与完颜宗望和谈。

谁知却接到紧急通知,不仅不让他和谈,还让他赶紧回来担任兵部尚书。

他何尝不知道这个兵部,实则就是枢密院的小媳妇,什么征兵、征粮、抚恤等等军队后勤的事情,全是兵部的活。

干得好,那是枢密院的功劳,干得不好,责任很大。

很是有些吃力不讨好的味道。

现在刘鞈大败金兵,兵部也在背后干了不少脏活累活,治疗伤员、筹备粮草辎重、补充兵员等等,兵部尽职尽力。

可是官家给他的感觉是,这次打退金兵,似乎是刘鞈一个人功劳似的,丝毫不提他们在背后的付出。

因此,冯懈也是很郁闷。

三人之中的聂昌有些嫉妒,是出于他是文官,见不得武人如此得势。

不过,他是户部尚书,掌握财政大权,倒不怕刘鞈不把他放在眼里。

“来人,给三位卿家看座!”

朱元璋只是扫了一眼,就从三人的微表情和眼神之中看出了他们的心思。

他不禁微微一笑,让太监给他们三个看座。

“陛下,臣等惶恐,使不得,使不得!”

三人一见还有这等特殊待遇,顿时受宠若惊。

但是他们早就看到了刘鞈也有座位,官家对他们并没有厚此薄彼,心里一下子好受很多。

不过,该推辞一番的还是要推辞的。

“三位卿家不必谦逊,朕今日召四位议事,希望你们畅所欲言,不必拘谨于繁文缛节。”

“另外,你们三位在这场守卫战中也是辛苦了,坐着说话,应当的!”

朱元璋微微一笑。

六个太监已经抬着三把椅子过来。

三人见朱元璋并不是客套,而是真的让他们坐。

这一下子,三人浑身颤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刚才对刘鞈的嫉妒,还是对官家的暗中抱怨,似乎烟消云散了。

三人也不再客气,行礼谢恩之后,便坐了下来。

王襄坐在了刘鞈的下首,聂昌和冯懈坐在另外一边,聂昌在前,冯懈在后。

每个人自然而然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资历。

四人坐定之后,朱元璋扫视一圈,然后缓缓说道:

“城外的最新情况,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

王襄三人连声道:“恭喜吾皇,天佑大宋,金人被大水淹没,损失惨重。”

“没错,刘卿刚刚跟朕禀报了最新情况,被金人围困一月之久的汴梁城,现在解围了!”

朱元璋随即话锋一转,“然而,大宋现在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完颜宗望剩下多少兵马目前未知,他们逃去了哪里还未清楚。”

“而西京还在金人西路军围困之中。”

“完颜宗翰要是得知完颜宗望

《重生大明我是朱元璋师父》 第141章 情况并不乐观(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