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第1/3页)
我想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ldo;每年冬春总有几个不大好的,怎么忻嫔的事情居然闹到你跟前了?&rdo;&ldo;这回是大不好了。&rdo;乾隆转过身细问太医,才知道忻嫔已是油尽灯枯之相了。忻嫔年纪不大,这灯油绝对是在宫里熬干的而不是岁月自然蒸发的。乾隆挥退太医,与钟茗讨论的晋封名单里就多了一个忻嫔。钟茗深知自己反对也未必有用还不如痛快地同意,又对乾隆道:&ldo;忻嫔留下的格格,正可抱到西三所或是养在老佛爷跟前,姐妹两个也好作个伴儿。&rdo;忻嫔是庶母,永璂兄弟的指婚就可以暂缓了,钟茗也省去了劝说乾隆不要太早指婚。但是乾隆自己就不用避忌这些了,到了七月选秀结束的时候他留了三个秀女下来,初封的位份不高都是常在。钟茗受她们的礼的时候心里有点冷,忻嫔遗物还没收拾完呢,这边儿新人已经出炉了。 搭上南巡船忻嫔在死前终于等到了晋位的旨意,只可惜晋位的仪式还没来得及举行她就先死了。虽不甘心,可得知女儿不是交给其他人抚养,而是直接抱到西三所去,此后由老佛爷照顾,忻妃临去之时倒不必为这个女儿太过挂心了。忻妃的丧仪因其位份的原因,诸皇子、公主都出来打了个照面儿,这一回被出继出去的皇子就不用过来应景了。和敬看到紫薇已经凸出来的肚子不免多说了一句:&ldo;小心自己的身子。&rdo;紫薇道过谢,仍旧立到一边。忻妃到底是个妃,不能与纯皇贵妃当时的仪式繁复相比,紫薇又是已经嫁出去的女儿,也不是很劳累。和嘉与晴儿、兰馨的注意力也被转移到了紫薇这里,在哭灵的空档儿捎带着交待了一些心得。和敬看在眼里,心里转了一圈儿主意,身体什么的倒还另说,给妃守丧并不严苛,就怕紫薇怀着身子还到灵堂,怕会冲撞了。然而这话却是不好明着说的,毕竟忻妃是庶母,&ldo;孝&rdo;字当头,谁都不能太娇贵了。最后还是在丧仪差不多结束的时候,略提了一句让紫薇到庙里拜拜,供盏长明灯什么的。七月间乾隆除了封了三个常在,另一桩大事就是再次携队出游了。因有忻妃之丧尚未收尾,而紫薇有孕,更兼木兰去了好几回,每次回来都要再重新收拾起宫务,钟茗这次就没太盼望着木兰之行。与乾隆还有老佛爷商议的时候,钟茗就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当然不能说怕离开几个月,有人在宫里生事之类的话,只能拣老佛爷、乾隆爱听的理由:&ldo;忻妃的后事还没了结,八格格是她亲生的女儿,虽然是要搬到西三所里由老佛爷就近看顾一二,但是忻妃的丧礼未完,她作为亲生女儿却是必须坚持到最后的。别人能在先期打个花哨就罢,八格格年幼再小,也得从头盯到尾。既没再给八格格安排母妃,我还是留下来照看一会儿罢。这是其一。&rdo;乾隆听了就笑问:&ldo;怎么还有其二么?&rdo;&ldo;豫嫔有喜,紫薇也快生啦,&rdo;钟茗点头应道,&ldo;还有,今年秀女大阅,老三、老四、永琪、永瑢、永璇,都有侧福晋要纳,因忻妃的事情在前,他们的事儿不能立时就办,可也得预备着……&rdo;只要想找,理由总是有的。乾隆与老佛爷见钟茗说的理由都正当,且避暑也不是非要带上皇后不可,皇后留京处理这些事务也是情理之中,就没有再坚持。略过这一层,下面就是商量一下随驾人员的名单了。永璂与十格格是必得带去的,老佛爷越养着这个小孙女儿越觉得有趣儿,是走到哪儿都要带着的。乾隆正作着培养永璂的打算,当然不愿永璂远离,且去木兰、承德,一是检阅八旗,二是与蒙古联络感情,这两桩事情对于皇帝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乾隆既对永璂寄予厚望,当然要让他浸染其中。紫薇因有身孕,不宜远行,只好留在京中,眼巴巴地看着在銮仪卫供职的丈夫随驾而去。和嘉夫妇、和安(晴儿)夫妇,都是随行,而兰馨因明瑞驻守伊犁称得上是劳苦功高,无论是夫家面子,还是本人品德,都让乾隆和老佛爷带上了她,钟茗正好把一双儿女托付给了她们照看。和敬需要准备儿子大婚的事情,这回就没有随驾。三个新封的常在在庆妃的带领下随驾侍奉,容嫔也得以再次随行,宫中其他人就没这等运气了,只能继续在皇后手下讨生活。永璋近来身体状况好转,乾隆也把他给捎带上了,皇子里只留了永珹在京中当差。一切安排妥当,乾隆没有后顾之忧地打猎避暑去了。‐‐‐‐‐‐‐‐‐‐‐‐‐‐‐‐‐‐‐‐
《还珠之皇后难为 txt》 第192页(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