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第1/2页)
我想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郑靖业笑道:&ldo;谁还与你争了不成?&rdo;郑琰麻利地放下了裙子:&ldo;那我都拿去了。&rdo;父女二人打着哑迷,顾益纯与池脩之心里透亮,皇帝这是故意输的。郑靖业同志,圣眷正浓啊!苗妃也是这样想的,她的推演很简单:皇帝喜欢谁就给谁好东西。直线思维真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皇帝是这样想的:就郑靖业不乱搀和,这样的好臣子需要圈养爱护。从郑琰就能看出郑家家教,一家的男孩子必是教养的重点,女孩子再重视,也会有所疏漏,这样环境的影响就很重要。从女孩儿身上更能看出一个家族的风气。皇帝打的主意也挺直白,他比较喜欢郑靖业,爱屋及乌就惠及郑家人,计划给郑琰加食封也是真心的。郑琰的表现挺到位,爵以赏功禄以酬能,这才应该是宰相家的见识,不图幸进,不是逮着皇帝的便宜就占。不管怎么说,皇帝对郑靖业的评价又高了一层:最容易娇惯的小女儿都有这样见识了,家长一定很不错,家里的男丁也很不错。‐‐由来判断人,家族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郑琰得了金钱就分成几份儿,侄子外甥人人有份,还没孩子的如萧氏就当成后补的喜礼送。难得的贡缎先孝敬了她妈、再孝敬她师母,还给池脩之他外婆留了一份儿,隔天就亲自给送到了池外婆那里。池脩之现在也是个小财主,他有皇帝赐的一所中等宅院,还有因为《氏族志》结好了一批勋贵当权派,定亲的时候也有送宅子田地的。为了照看外婆,也是不太舍得老宅,新宅就先慢慢改进装修着,预备着婚后全新地入住,他还住老宅里,很方便郑琰到私宅修整一下,两人一起去看池外婆。池外婆听说外孙、外孙媳妇到了,心情还是不错的。郑琰捧了贡缎给她:&ldo;前儿赢了些彩头,看来看去,就这个能配得上您。&rdo;女人对衣着打扮有种天生的直觉,即使家门败落,古董还有两件,衣物之类难以保存的就见不着太高档的,池外婆与平常衣物一比较,还是觉得这个很高档。 流民&ldo;太贵重了,我一寡居老妇,不合适。你们年轻,纵有家业也不要这样铺张。勤俭方能持家……&rdo;老太太虽然不会持家,说起道理来还是一套一套的。池脩之道:&ldo;您是长辈,正该郑重。这是阿琰前天与圣人赌棋赢的贡缎,并无花费。&rdo;池外婆这才收下了,生出皱纹的手轻抚过缎面,看得出她还是很喜欢的。谷氏略有忧愁,有些担心郑氏以富贵骄人。池脩之已经换了话题,说起皇帝要让才子们入京,池外婆脸上有了笑影:&ldo;又要有新句出来了。&rdo;谷氏对文学比较感兴趣,也听住了,听说有个天下闻名的才子诗人骆霁新要进京,带着忧郁的眼睛一下子就放出神采来。只是不好意思问骆才子具体什么时候到。笔杆子们还没进京,坏消息先来了‐‐郑琰接触穿越很多年,头一次遇到农民起义,当然官方的说法是&ldo;流民&rdo;。二月里,青黄四不接的时候,&ldo;冀、并二州流民起。&rdo;党争的好处在这个时候就显现了出来,你的治下出了问题,政敌是不会帮着你隐瞒的。谁的治下出现了事故,邻近州郡的长官有落井下石的也有担心会蔓延到自己辖区的,纷纷&ldo;帮忙&rdo;上报。在皇帝想办法粉饰太平的时候出了这么一档子打脸的事儿,大家的面上也跟着不好看了起来。皇帝首先就不高兴,蒋进贤、韦知勉也跟着闹心,郑靖业是心情最轻松的一个。他早有预案,也早就下令各地准备了,连皇帝那里都打了预防针,反正不管出什么事儿,至少皇帝是不会怪他的。郑靖业的能力是尽有的,出示的提醒也很及时,无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地方并没有认真执行。又赶上太子被废,人心惶惶的时候,尤其是官场人心不稳,这么大一个国家,就有几个地方出了岔子。亏得最近政治还算稳当,郑靖业处置有度,贪官污吏下手还没太狠,能过得下去的人占多数,才没有烽烟四起。饶是如此,小农经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是差了一些,流民还是产生了,经过一秋一冬,到了春天实在捱不过去了,就有隐隐有了&ldo;农民起义&rdo;的迹象。这还不算什么,让人郁闷的是有些人打出了&ldo;太子&rdo;的旗号,为了使这个旗号更真实,朴实的劳动人民还指出了奸党‐‐宰相们。声称是皇帝身边有小人,于是太子让大家&ldo;讨贼&rdo;、&ldo;清君侧&rdo;。蒋进贤、韦知勉皆榜上有名,郑靖业由于还有&ldo;保护太子&rdo;的小举动,部分起义军倒是没把他骂得太惨。反正,丞相没拦着皇帝
《奸臣之妻安年txt》 第129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