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9章 起兵 (第1/2页)
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今已是四月,去年会盟时与突厥相约今年起兵,突厥人也遵守了盟约,未曾进兵高昌,只是他们屠了龟兹……
突厥人兴兵作战是个什么样子,相信陛下比臣清楚,若再晚的话,就算阿史那求罗不想与大唐交恶,他的部下呢?
臣觉得不能再等了,起码要让突厥人知道,高昌已受大唐庇护,不容轻辱,不然突厥人席卷西域,战火蔓延之下,早晚有人会违背盟约,对高昌用兵。
到了那时,就算去质问突厥王庭又能怎样?”
这番话自然不是出自宇文玉波之口,是左仆射李靖说的,本来定下的用兵时间就是今年的四五月间。
张士贵已陈兵张掖多时,张伦去年年底的时候便从西海领兵到了凉州,薛万彻所率领的本部骑兵也已到达凉州归入张伦麾下。
所以冬天里聚集在西北的各路骑兵所部,就已经去到了两万五千人,粮草辎重等也早已陆续运抵河西,供大军食用装备。
一支成规模的骑兵集群正处于随时整装待发的状态之中。
别看比照突厥起兵十余万,大唐这里才两万多骑兵,兵力上相差甚远。
可经历过隋末战乱的大唐骑兵,是大唐如今手中最为锋利的刀剑,和突厥那种七拼八凑而来的草原骑兵有着本质的不同。
真要有心的话,这两万多人的大唐骑兵一股脑的冲入西域,给阿史那求罗来上一下,胜负还真不好说。
唐军最大的困扰就是比突厥人更为依赖后勤补给,而且长途跋涉之下,按照中原的兵法来说,就是有劳师袭远之忧,除了这个,战斗力之类的反而不用太过担心。
而李破也并不想在此时大动干戈,只是做出了战争的准备,可战争的目的却绝对不是要对西域大规模的用兵,为的还是防止有突发事故出现罢了。
李靖和徐世绩有鉴于大唐和突厥结盟,所以他们的建议也是先派轻兵去高昌,看看突厥人的反应再做决定。
大致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不仁的话,那就别怪我不义,风格上非常符合中原一贯的政治军事思想。
直到现在,其他的都在按照大唐和突厥签订盟约时的预期在进行,两边都没有做出背盟之事。
唯一有点意外的就是高昌的国王和王后不太着调,眼见风头不对,先就撇下高昌的臣民跑来了大唐。
李破就此问了问宇文玉波他们是怎么想的,得到的回答都是麴文泰胆小,怕被突厥人顺手给宰了,于是便想独自跑路,却被她察知,于是两人一起熘了出来。
从她的只言片语当中,李破猜测应该是麴文泰对西突厥王账太过谄媚,为讨统叶护可汗的欢心,做了不少工作,在西域传开了。
再加上国中有不少回纥人,嚷嚷着要为可汗效死,麴文泰害怕了,所以才会离国来大唐避难。
…………
至于真正的原因,李破也不打算细究,那太没必要了。
高昌的这两位都不太聪明,他们一旦离开了高昌,不管是对谁来说,他们的价值都急剧降低。
因为高昌那样的小国,在大唐和突厥这样的庞然大物眼中,换个国王其实并不费事,只要听话即可,至于英明还是愚蠢,都无关紧要。
大唐还能想着高昌王室是汉人苗裔,王后也是和亲的公主,从政治角度来说是可以利用的。
相比之下,突厥就完全不会在意这些,从这一点来看,他们逃到大唐来却也不算错。
这也正是突厥人难以维持长久的政治稳定的原因所在,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只有力量上的展示,十分的片面,而且太过野蛮粗暴,结果就是衰亡的速度便比中原王朝快的多。
…………
李靖提议按照计划起兵,怎么笼络高昌等唐军占了高昌的都城再说,以免突厥人见大唐总也没个动静,有了其他变故。
于是元贞八年四月中,李破诏左骁卫大将军张士贵率五千骑兵从张掖起兵,趋敦煌出塞,五月初直入高昌。
又诏薛万彻领五千骑兵跟进,到敦煌驻扎,以为张士贵部的后援。
张伦则率军驻于张掖,为前方大军运送粮草辎重。
随后又晋扶风郡太守许敬宗为河西道督查使,立即赴凉州上任,和正在凉州各郡巡查的褚遂良一道,主理凉州政务。
一副要开打的架势,实则却是为防止突厥西方汗阿史那求罗翻脸所做的准备。
…………
在西域方向,大唐和突厥相互防备胜于相互合作,随着
《北雄怎么样》 第1879章 起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