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士还是仕? (第1/2页)
请叫我不夜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事情谈到这里,该解决的人和事都解决了,杨英站起身抻了抻有些酸痛的腰, “事情就这么定了,玄龄和杜淹留下,其他都散了吧。” 待众人散去,杨英本想躺在摇椅上让自己的老腰舒服舒服,看到正襟危坐的房玄龄和杜淹二人,杨英只好坐回书案后,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 咚咚! 咚咚! ..... 宛如心跳的节奏,让房玄龄和杜淹感到一丝紧张和压抑的气氛...... 二人不敢打断杨英的思考,盏茶功夫之后,杨英突然开口问道:“玄龄啊,人为何会变得如此世故?” 闻言,房玄龄先是一愣,随即明白杨英还在为沈光的事情纠结,沉吟一会,开口道:“陛下没变吗?” 是啊, 人总是能看见别人身上的变化,却从来没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有没有变。 杨英觉得自己变了,变得让自己有些快不认识了,原本的天真无邪的后世青年,如今变成了一个猜忌多疑的中年大叔,这其中有环境的因素,更多还是自身的原因。 “变了,人变了,这世道也变了!” “可我怎么总觉得这变化与朕预期的不一样?” “陛下想多了,至少如今的百姓在陛下的统御下变的丰衣足食了,这对经历过乱世的百姓来说,这样的变化是他们愿意看见的。”房玄龄看着有些伤感的杨英劝解道。 “玄龄,你为何执意要将暗魅划归兵部统辖?” 房玄龄有些跟不上杨英的思维跳跃,抬头看了一眼一脸真诚的杨英, “不瞒陛下说,暗魅就如同悬在百官头上的一把刀,压得大家有些喘不过气来。” “陛下当知道,人无完人,谁人暗中还没有一些龌龊,就连素来以君子标榜的孔家来说,以往核查田亩厘定税收时,也是多有掣肘.......” “这难道就是你们要将暗魅划归兵部的原因?” “是也不是,说是,百官确实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头上时刻悬着一把刀,说不是呢,暗魅布局天下情报网络,确实也是兵部所需要,一旦与李唐开战,他们在兵部的手中要比在陛下的手中发挥的作用要大。” 听了房玄龄的话,杨英不置可否,揉了揉眉头, “玄龄,人是会变的,权力一旦失去监督便会滋生罪恶,垄断,盘剥,践踏律法等等......” 闻言,一旁的杜淹很是认同杨英的看法,插话道:“人都事有私欲的,或为名,或为利,就草民来说,我更贪,甚至想名利双收。” 房玄龄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杜淹,开口说道:“先皇设立御史台为得就是监察百官,这难道还不够吗?陛下非得弄出一个所谓的“谍报组织”来监视百官的一举一动,以致于百官战战兢兢放不开手脚吗?” 杜淹知道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般对他很不屑,同时也知道杨英对房杜二人很看重,他也不想与二人发生正面冲突,但现在的形式,若是他不能彻底站在杨英的一头,就会失去被利用的价值, “御史都事读书之人出任,同窗之谊,座师之恩难免会让御史们有所偏袒,一旦出现如此的情形,谁又来监察御史呢?” “你.....!杜淹你难道不是读书之人吗?” “在下确是读书之人,但也知道读书之人的无耻,俗话说,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 闻言,房玄龄脸色一变,气得浑身颤抖,他有想过杜淹会为了功名不择手段,却不想他是以贬低读书之人的来实现,自古士农工商,读书之人在世人眼中地位崇高,经杜淹如此一说,都成了无耻之人,如何不让房玄龄生气,冷哼一声, “哼!天下正是因为有你这般的读书人,才会变得如此不堪!!!” 听着二人的争执,杨英发现如房玄龄等读书人受儒家所谓的“士农工商”荼毒太深,以致于都自以为是的认为读书人天生就高人一等。 最早提出“士农工商”这一概念的齐国名相管仲原意是对国民的职业划分,后世的那些儒家名士为了提高所谓“读书人”的地位,不仅偷换概念将原本士兵的士,换成读书人仕途的仕,并还还恶意的将职业划分,转化为等级划分。 这才有了读书人高人一等的自命不凡!!! 这个延续上年前的陋习,杨英无力去改变,但也不愿手下重臣都抱有这样的想法, “玄龄,你们读书人常说商人是一群奸猾、不劳而获之徒,并未创造任何的社会价值,故此你们不屑与商人为伍,然你口中的读书人,宣扬教化天下万民,却行敝帚自珍之举,口称兼济天下,却行盘剥百姓之举,此间种种恐怕比之商人恐怕更是不堪!!!” 闻言,房玄龄一脸惊恐的看着杨英,他万万没想到杨英竟然是如此的看待读书人, “陛下,你当真如此看待天下读书之人?” “玄龄,你错了,朕对天下读书人没有意见,而是对那些自命不凡的儒家读书人有意见。朕不知道玄龄算不算儒家学子,但朕从玄龄的口中却听到儒家意味......” “儒家难道和读书人不是一回事吗
《杨广 重生》 第183章 士还是仕?(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