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踌躇难行的李渊。 (第1/1页)
请叫我不夜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在面对未知的力量是充满敬畏的,甚至可以说是懦弱的。 当轰天雷在叛军之中引爆的一瞬间,强大的杀伤力,让叛军心里为之一震。 五丈之内撕碎一切的力量,让叛军既敬畏又害怕。 他们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杀人方式,短短的几十秒钟,队伍中就倒下了上千人, 一些在炸点中心死去的叛军,甚至连一个全尸都留不下, 如何能不让他们懵在当场。 作为战场的老将张须陀和来护儿如何会放过这千载难逢机会,几乎同时下令发起冲锋。 在宇文化及等人绝望的眼神中,叛军一次次的被冲的七零八落,毫无招架之力。 拥有巨大杀伤力的轰天雷,不时的响起,更是让叛军无从抵抗。 甚至有人已经丢下手中武器,跪伏在地上祈求上苍的原谅。 战斗就这样毫无悬念的结束了。 所有参与叛乱的官员都被押在的杨英前面。那些没有参与或者观望的官员,心中暗自庆幸。 杨英看着眼前几乎是朝堂半数的叛军官员,毫无表情的说道: “族灭之!!!!!” 于是江都城中新年带来的祥和和喜悦,被一队队士兵的喊杀声,彻底地击碎了。 百姓慌乱地跑回家中,紧闭门窗。隔着门窗聆听盔甲的碰撞声,喊杀声,还有让人心中颤栗的惨叫声。 甚至半夜安静下之后,依旧在百姓的脑中萦绕了一夜....... 翌日,新年的喜悦再次让人忘记了昨晚发生的一切。 东西两市依旧是热闹非凡,不同的是进出坊市的人,都十分自觉低着头,不去看坊门上悬挂的那血淋淋的人头。 坊门两旁,两个读书人模样的人,各持一卷帛书,口中不断重复着昨晚发生的。 百姓这才知道,原来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的脑袋,都挂在了坊门上。 心中暗自松了口气道: “怪不得昨晚喧闹了半夜,敢情是陛下在平叛啊!!!!” 在那个两个读书人宣读道这些的罪行时,感同身受的百姓,冲着皇宫行礼大呼道: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当然身在书房的杨英根本就听不见,也看不到。 看着几乎被杀空了的大隋朝堂,杨英眉头始终就没有松下来过。 更让杨英想不到的是仅仅因为他的一句“族灭之”,江都城一夜之间竟然少了数万人。 城外的乱葬岗已经是尸体堆积如山。得到报告的杨英赶紧让人去城外处理和焚烧尸体,免得引起瘟疫。 心中盘算了许久的杨英,发现如果要弥补现在朝堂的空缺,只能从两京调官员来江都这一个办法。 但若是将两京的官员调来江都,那么两京肯定是保不住了。 原本还想着借着两京的兵力,再稍稍拖住李唐崛起的步伐,然而一切都如同历史的必然, 相继发生了..... 大业十三年(六一七)正月,窦建德据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置署百官,建元丁丑。 身为河北抚慰大使宇文协,怎么能让窦建德就这样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建元称王。那必须的揍他。 于是宇文协带着自己好不容易拉起的三万军队,浩浩荡荡的开往乐寿,一边联系正在洛阳杨义臣,一边想着怎么揍窦建德。 谁曾想,就在宇文协卯着劲揍窦建德的时候,杨义臣却让里面捆住了手脚,无法支援宇文协。 最后是宇文协揍人不成反被揍,鼻青脸肿的地带着五千残军逃回了洛阳。 这边起得瓢还没摁下,山东那边又开始闹腾了,因为远齐郡通守张须陀调离,河南山东的盗贼简直就是弹冠相庆。 大业十三年(六一七)正月,圣人的家乡鲁郡(今山东曲阜)徐圆朗起义,攻陷东平(今山东郓城),占据鲁郡,琅邪(今山东临沂)东平之郡地。 这可把国子监的祭酒孔颖达吓了个半死,哭着喊着要朝廷发兵收复鲁郡。 杨英看着这位大儒痛心疾首的样子,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儒家的文化思想是统治阶级愚弄百姓的依据, 若是少了儒家文化,杨英真不知道古代的民众会变成什么样,但唯一肯定的是,孔家绝不会成为时代相传的衍圣公。 最后就是罗艺了。 罗艺这个人怎么说呢?绝不是隋唐演义中的忠臣,可是说罗艺就是满清的吴三桂,降了又叛,叛了又降,最后落了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正月,涿郡留守(今北京市)罗艺,据郡城,自称幽州总管,起兵反隋。 对于这些三角瞄的人,杨英并不放在心上,也就是窦建德这个草莽出生的人,介于同病相怜的境遇,还是有多多的关注。 此刻杨英最关心的是回到晋阳的李世民,接下来会怎么做? 晋阳县衙,刘文静请出了所有人,只留下裴寂和李世民二人。 刘文静毫不避讳地说道: “二郎,怎么你回来之前,我等包括建成在内,都曾多次规劝李国公起兵反隋,然国公却踌躇不前,让我等很是心寒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广刚登基就沉迷酒色》 第98章 踌躇难行的李渊。(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