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四十章 千千结,随赴京 (第1/2页)

灯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吕岩不是没去找过姤儿。

那日夜里,在确认郝一松性命无忧后,吕岩便拿了件毛披,举着火把快步出去寻姤儿了。

他心内有些发慌,因为刚刚那巨蛇来的方向,正是姤儿负气而走的方向。吕岩有些后悔说了那些重话,只是他当时真有些气急了。

不是气姤儿让郝一松身陷险境,而是担心郝一松的同时,为姤儿感到后怕。

所以姤儿当时的慌乱无措、伤心而逃,吕岩都注意到了。只是眼前的一团乱,吕岩无心顾及其他。

虽然那巨蛇救了人,但终归是兽畜,又身怀法力,吕岩担心姤儿在路上碰到它。

吕岩从村口出来,一直走到近山脚,都不见任何人影。吕岩停了脚步,茫然看着周边的一团黑,额间微微渗出了些汗。

从村郊能看见村里来来往往的火光,但听不到一点嘈杂,只有荒草在风中的刷刷声。风刮过举着火把的手,火苗闪烁着渐渐熄灭,吕岩感到手上一阵刺骨的痛,脸上忽然明朗起来——

对啊,牵丝咒!

感受到手腕上那股隐形的力,吕岩稍稍安了心,抬步往山路上走。

他心想着,待会儿把姤儿带回去,一定要好好说道说道,气归气,怎么能一个人夜里往山上跑?

只是,没有这机会了。

枯木间,山路上,雪花飞舞中,吕岩望见了不远处山洞里的火光,和火光旁枕着一名男子肩膀安然而坐的姤儿,他不自觉地抓紧了手中的毛披。

风声中,传来几句言谈——

“等天亮了跟我走罢......”

“嗯。”

“......”

吕岩记不得自己是怎么回来的,只知道,那日后再没了姤儿的消息。

书案上的字愈发清晰,吕岩感到有种难言的落寞。他想起来,姤儿还有串铜钱配饰落在了她这儿,那串铜钱,姤儿说过是个男孩子送她的,也许……就是那个男子吧。

今年冬天的雪比往年下得猛些,几场大雪过后,已入腊月。

昨日刚收到苟杳的在京城的来信,今日又来一封家书,是吕父亲自写的,说今年全家去京城的长辈家过节,嘱托吕岩年前务必也来相聚,还说十分想见见自己的三儿媳,望他们早日赶到。

北山的道观中,吕岩说这事儿的时候,钟离权听出了他口气里犹豫不决,也看见了他脸上的闷闷不乐,便开口问道:“你是有什么顾虑?”

吕岩从坐榻上站了起来,叉起两臂抱胸,看着窗外被雪压弯了枝头的松木,说道:“苟杳就要应考,理应去看看他。但一旦去京城见了家人,年节期间的权贵走访便免不掉了。届时,若家族里有意举荐我,不知道......”

“不知道什么?”钟离权问道。

吕岩被问得哽了一下,转身慢慢放下来怀中的手,垂着眸说道:“不知道,是否还能像此般清心寡欲。”

说出这句话的吕岩是坦诚的。身在世中,风华正茂,从小读的是四书五经,接触的是青衣儒冠,要说内心没有一些书生抱负,便有些自命清高的意味了。

一时间有些安静,吕岩屏息抬头看向钟离权,只见他身子半倚着,眼角含笑看着自己。吕岩一时有些疑惑,不懂钟离权这表情的意思。然后,钟离权开口了。

“你可知盛唐时有一道士,名为赵蕤?”

“知道。”吕岩点头道,“东岩子赵蕤,博学笃行,任侠有气,和妻子隐居山林,泰然处世。我曾读过他的《长短经》,真是高妙......”

说着,吕岩顿了顿,又接着道:“我朝人物中,我最为之神往的,便是那‘蜀中二杰’——东岩子和李太白。”

钟离权笑着点点头,说道:“那你可曾读过他的一篇《是非》?”

吕岩皱眉,不答话,让钟离权说下去。

“那时刚好路过山中,听到赵蕤之妻给李白讲述《是非》之意。古人之言,‘欲富国者,务广其地’,也有言‘务广地者慌’;有言‘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也有言‘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有言‘君子不器,圣人智周万物’,也有言‘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当时一番话,是真正的修道之人能说出的通彻明心之言。不过我本非读书之人,记得的,也就这么几句。”

此时吕岩已重新坐在榻上,静静地思考着钟离权的一番话。

钟离权所举例的,吕岩从未听说过,但其中之意,吕岩却是能体会一二。

《丢一枚钱币等月儿圆靳东》 第四十章 千千结,随赴京(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