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409页 (第1/2页)

来自远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后,事情以西王东王负荆请罪,献上一万两黄金结束。面子的问题不在爪哇人考虑之内,黄金却是大事。为筹集赔偿款,爪哇再次掘地三尺,还到苏门答腊的地盘上挖土抢金子。此等行径,苏门答腊国王自然不会坐视。一来二去,双方军队叮咣打了起来,一打就是五年。引起这场战争的倭寇,早在爪哇使臣被明朝踹回来时逃之夭夭。倭寇凶-残-无-赖,却不傻。爪哇人发狠,不跑,等着被当地人报复?这些倭寇究竟跑去哪里,正史没有明确记载。只在野史中有云,他们驾驶海船,成为了海盗,专朝欧罗巴商船下手。也有言,他们被大明收容,回到日本之后,成为最大一股&ldo;地下&rdo;势力,日本将军都被压得抬不起头。另有一种说法,他们离开爪哇岛后就死了。连船带人一起沉入海底。传说这些倭寇携带大量的金银财宝,单是黄金就有五箱。众说纷纭,后世许多探险家都曾在爪哇附近海域寻找过沉船,却无一例外,毫无收获。后世,西方学者就爪哇一事展开调查,材料中,一个熟悉的名字再次出现。大明一等伯,孟清和。他在整件事中扮演什么角色,由于史料不全,已无从考证。珍藏在华夏博物馆中的文献,也只有华夏研究人员能够查阅。西方学者没有气馁,查不到华夏史料,一本大食人留下的手记令他们如获至宝。翻译出手记的全部内容之后,学术界立刻掀起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明朝政府,是否有预谋的&ldo;侵-占&rdo;他国土地。手记的主人名为易卜拉欣,从记载的内容看,他是一名大食商人的儿子。&ldo;大明的军队打败了苏丹的军队,杀死和驱逐苏丹派遣的官员。&rdo;&ldo;明朝的将军很年轻,也很友好。他被兄长邀请到家中……虽然信仰不同,但他很有礼貌,获得了智者的好感……&rdo;&ldo;将军和兄长离开之后,父亲回来了。他说,&lso;易卜拉欣,我们将离开这里,乘船前往明-帝-国居住&rso;。&rdo;&ldo;大明,父亲和兄长口中的伟大王朝。父亲告诉我,明帝-国的军队十分强大,苏丹的军队不是对手。为获得这个机会,他和兄长甘愿为明朝军队充当向导。如果被苏丹军队发现,绝对是死路一条,家人也无法幸免。但父亲仍是这么做了……&rdo;&ldo;智者说,明-帝-国同奥斯曼不同,不会横-征-暴-敛,也不会强令女子填充苏丹的-后‐宫。事实上,许多商人希望能将女儿嫁给明朝的贵族,只可惜,信仰相同的明朝贵族实在太少。&rdo;&ldo;家人准备好动身,父亲将兄长们聚集到一起,告诉大家,他将家族拥有的大部分土地出售给明朝的商人,只留下绿洲中的一小块。我和兄长们一样疑惑,明朝的商人买下一大片沙地,难道是要挖沙子吗?更奇怪的是,这么做的商人并不是一个……&rdo;半本之后,字迹变得模糊,并且出现缺失。翻过残页,便是易卜拉欣同家人在明朝生活的点滴。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易卜拉欣对生活十分满意,并在他三十岁时,考取 &ldo;功名&rdo;,成为一名官员,这让家人倍感荣耀。许多父亲的朋友都希望将女儿嫁给他。至此,手记戛然而止。很显然,后边还有许多内容,但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可追寻。但是,这些资料足够西方学者对当时的大明发起攻讦,他们声称,&ldo;当时的明政府,有计划的-掠-夺-易卜拉欣生活的土地,打着商人的幌子,实行可-耻-的掠-夺,和他们在交趾的行为没有任何区别。&rdo;持相反意见的人却表示,这种推论完全是无稽之谈!&ldo;掠夺土地?一片沙漠吗?&rdo;&ldo;那不是沙漠,那下面是石油,总储量居世界之首!&rdo;&ldo;石油?几百年前,连蒸汽机都没有的时代,明朝人就知晓荒芜的沙漠下埋藏着石油,并为此发动战争?别开玩笑了,在当时人的眼中,这些黑色的液体甚至比不上一棵枣椰树。&rdo;攻击者无言以对,却仍不愿死心,继续在浩淼如烟海的史料中寻找证据。可惜,真相就在眼前,偏偏没人愿意相信。能看到几百年后的预言家没有,闯入历史的兴宁伯却有一只。答案就是这么简单,但最富于想象力的学者也无法相信。即便有人提出疑问,也多会被嘲笑,&ldo;这是历史,不是幻想出的神奇故事。&rdo;后世学者为几百年前的强盛王朝争论不休时,掀起风-暴,改动历史轨迹的孟伯爷却在头疼,为赵王的礼物头疼。船队每次归来,朱高燧都会送给孟清和一份&l

《清和自在美妆》 第409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