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大司农部丞江都之行 (第1/2页)
腊月1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进入五月,扬州气候渐渐变得炎热起来,花草树木也从柔和的春色变成热烈的夏绿,人们适时也换上了轻薄的衣裳。
而扬州城外的流民也明显增多起来,这些流民均是因旱灾缘故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求生存。
扬州富庶之名大庆百姓众所周知,流民们便将希望押在了扬州,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扬州。
此时,从四处八方汇聚而来的流民正蜷缩在扬州城门外,老弱妇孺眼神渴盼、希翼看向城内,期望得到救助,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廋,让城门处的守兵都忍不住起了恻隐之心。
扬州府城门紧闭,知府程鹏飞正对眼前的局面愁眉不展,不知如何处理和抉择。
如此大量的流民,贸然放入城内对城内的安稳定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可若不将其妥善安置,任其自生自灭,等到流民壮大到一定势力,后果只怕会更加严重。
但想要安置好流民,首要的便是保证粮食供给,旱灾对扬州的冲击虽比其他地区要轻许多,可地里作物减产,扬州百姓也只能保证自给自足。
“大人,不如将流民分散开来。”一旁的幕僚开口建议。
“周先生何意?”
“城外流民渐渐增多,若是放任不管,聚众闹事事小,若是惹的流民反抗,城门失守都有可能。
现在趁流民势力为壮大,大人不妨出动出击,将城外的流民分成多个部分往江都、广陵、泰兴方向分流而下。
一是将流民分给各县,府城压力便会减小,各县也有余力;而是流民分散便不成气候,也不会对扬州造成威胁。”身着灰色长袍,须有胡子的中年男子缓缓说道。
这个建议也是程鹏飞中意的,众多方法思量下来,唯有此法最为稳妥,想到此,程鹏飞便坐下手书一封令各县积极配合安置流民。
午后,城门处的流民便被兵差一一指定了具体的安置地点,听闻忍饥去往他处,有些流民便不满起来,甚至开始大骂狗官不作为,不把百姓当人,奈何大部分流民得知到了县里会得到安置,还是乖乖听从官府命令,拖家带口的赶往下一个县城。
直到傍晚时分,扬州城外的流民已经走的七七八八,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不能随意迁移的流民,被官兵们妥善安置起来。
城外的粥棚也搭建完毕,正有兵差忙碌的抬着粮、挑着水过来,看样子是要当场煮粥。
因为皇上重视,且叶景琛所说的地蛋、红薯亩产过于骇人,大司农此次特地命大司农部丞亲自前往扬州视察。
一行人快马加鞭终于在五月末到达了扬州,此时正在驿站稍作歇息,打算明日一早赶往江都。
扬州府富庶着实名副其实,这一路从北南下,所到驿站皆是粮食紧张,驿站伙食同以往也是缩减不少,唯有扬州驿站仍然同平日区别不大,至少他们吃到了大米饭,而不是粥水。
尤其看到扬州府城外搭建的几处粥棚,流民们井然有序的排队打粥,康力不由得点头赞许,不愧人人向往的江南。
此时他对于明日之事更多了一份希望,若是此事为真,将是整个大庆的福祉。
江都,宋家
宋老头自知晓京城要有大官来家里查看所种的地蛋和红薯后便一直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他不明白上京的大官为何对自家的作物感兴趣,这也不是多稀罕的东西,上京也能种植。
听到孙女解释,因为宋家所种的地蛋和红薯亩产多,才引得大官起了兴趣,他更加担心了,种了一辈子的地,突然对自己的经验怀疑起来。
毕竟地里的作物没有挖出来,谁也不知道能收多少,万一大官来了,自家地里的地蛋和红薯产量减少可怎么是好,若惹得宋家不满意该怎生是好?
本个月前宋时落便收到了叶景琛由上京寄回的信,信中皆是了“榜下捉婿”事情的具体经过及误会,只是字里行间颇有怨气,宋时落彷佛能感受到对方在抱怨她的不信任,以及轻言悔婚的不满。
除此之外,信中也对殿试经过具体详述一番,以及朝廷派出大司农大宋家查看一事,宋时落自然明白叶景琛的意思。
收到信后便将此事告知了家人,这事不仅对叶景琛有利,对于宋家也是一个机会,宋家需要这个机会,当然也会好好抓住。
大司农的官员终于在宋家的等待中姗姗来迟,康力直奔江都宋家,说明了来意,宋大勇自然积极配合。
因为农庄和村里均种植了地蛋,而农庄就在城外,距离较近,宋大勇便带着康力等一众官兵
《状元郎的官服》 第183章 大司农部丞江都之行(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