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赏赐 (第1/2页)
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就好像你翻过了一座山,后面有人却追上来问你,你要过山了吧,给我带点山间特产吧,给人的感觉特奇妙。
虽说对太原姓李的好感俱无,可李破还是耐心的接待了来人。
马邑郡一战始末也跟来人说了,更是热情的在酒酣耳热之后,跟来人道着,唐公南下长安,乃大势所趋,我等必为唐公守好后路,以助唐公大业云云。
来人自然大喜,直赞李破忠义。
当然,这来的也不是小人物儿,这位姓长孙,是李世民妻兄长孙顺德的堂兄,更与身在雁门的刘文静有着交谊。
知情识趣的这位马邑通守,让他感觉此行不虚。
至于突厥大军撤军的前前后后,他并不深信,和其他人一样,都觉着李破言过其实,夸大了自己的功劳。
这也就是现状了,记功体系完全崩坏,你说出花儿,人家若未亲见,都不会相信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长孙也不以为意,更不会去故意挑刺拆穿,这样有着投靠之心的边塞豪杰,唐公怎会吝于封赏?
而且吧,马邑郡有太守,有郡丞,偏偏唐公此次就让他给恒安镇军的这位马邑通守传信,可见,此人在唐公心目中着实有些分量。
这样一来,可谓是宾主尽欢,等到长孙走的时候,更是连声说着,一定将恒安镇军的功劳报给唐公知晓,不久定来嘉信云云。
过后李破想了想,也觉着有点好笑。
别看他对唐国公李渊的一些做法难以接受,而李渊那人心眼儿也不大,对北边的这些人也抱着警惕提防的态度。
可一来二去的吧,他这里接待的晋阳来人可是不少了。
与李渊身边的一些人。还都有了那么点交情。
李世民兄妹,窦诞夫妻,这回有加上了个长孙。都算得上是好来好往……这世界上的事情还真挺奇妙的。
他不知道的是,长孙大喜之下。跑去了雁门。
本来吧,晋阳令刘文静统兵助雁门太守陈孝意守城,一直在盯着突厥人。
突厥人突然撤军北归,按照刘文静的心思,此时应该趁机挥军北上,将雁门,马邑两郡纳入太原治下。
这其实是个不错的机会,陈孝意态度有些暧昧。可并无反叛之心,对唐国公李渊率兵南下之举,更是未置一词。
前雁门太守王确,雁门郡丞杨长仁两个,勾结在一起,想趁突厥南下之机反叛投靠突厥,也是陈孝意率先发觉,并请刘文静一道斩之。
这位老臣虽说以忠直闻名于世,可并非一个迂腐不化之人。
实际上,陈孝意以雁门。马邑两郡城池,抵御突厥的决心,在马邑暴乱之事传来之后。就烟消云散了。
老友王仁恭给他送来的书信,看的他也是潸然泪下,这位老友和他一般,都是一心为国,临到老来,却险些丧身于宵小之手,留下一地骂名。
这样的结果,也让陈孝意心惊不已,所以。在对待晋阳来人的时候,姿态自然不会如之前那么强硬了。
这样的前因后果。刘文静不会去深究,因为没那个功夫。
此时突厥撤军。刘文静感觉机会很是难得,进兵马邑捡个现成的便宜,让晋阳再无后顾之忧的想法,也就随之出现了。
可长孙的到来,却让事情便了模样。
给长孙接风的时候,听了刘文静的打算,长孙就笑了。
在他看来,刘文静这算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雁门有陈孝意,马邑有恒安镇李定安,都对唐公之令遵行不悖,显然都存了投效之心。
此时你若进兵马邑,占了雁门,马邑两郡,你让这两人怎么想?又如何跟他们相处?
而且,最重要的是,坐镇雁门,马邑又能有什么功勋?
如今唐公账下正值用人之际,诸人争还来不及,又有谁在此时甘于人后?为何你这样的聪明人,会弃大功而图小利呢?
只这一番话,就让刘文静改了恍然大悟,改了初衷。
没办法,李氏起兵晋阳,南下欲取长安,打着什么名号都不重要,这和谋反绝对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的为李氏所驱使?因为开国之功向来是千载难逢的大功劳,同样是有志男儿施展才干手段的大好时机。
成了,大家便都一步登天,开国元勋,不但能名留青史,而且还能荫蔽子孙,福泽百年。
是啊,放着这样的大功不要,却想要占据两处有归顺之意的边地,岂非是为他人做嫁?
《北雄txt下载完本》 第302章赏赐(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