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662页 (第1/2页)

我想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胤礽暗咒一声,心里把年羹尧的十八代祖宗都问候了一遍,然后气急败坏地召见诸王大臣商议:&ldo;这事年羹尧做得对,国朝不弃一民在外。&rdo;诸王大臣看着胤礽铁青的脸色,识趣地顺着他的话头往下说。汉化得比较深了,守土安民的思想的接受度也是比较高。如果你说是为了武功而开疆拓土,反对之声就会高涨,如果说是为了维护国家体面,为了营救被绑架的人民群众,那就算心里不乐意,嘴上也必须表示出赞同来。谁都没说,之前我不是说了么,年羹尧这样做是要闯祸的。同样的,却有另一种声音发了出来:&ldo;西洋人有这么厉害么?虽然水师疏于操练,也不至于败了吧?&rdo;人家还就真有这样厉害!胤礽甩下了折子:&ldo;你们自己看,朕曾命人去探查过,&rdo;揉了揉眉心,&ldo;只知道那里物产丰富,当时说那里的兵力也不强。年羹尧奏称,荷兰人增兵了,先前爪哇的兵确实不多,故尔有那么一胜。&rdo;诸王大臣也不敢轻率表态,看起来皇帝是有意打一仗的,可是谁对海战都不熟悉:&ldo;一切都由年羹尧奏来,说胜的是他、说败的也是他,说对手弱的是他、说对手强的还是他,奴才等以为,还是要派员去查访清楚为要。兴兵不是件小事,耗费也是巨大,不可轻率。&rdo;弘旦两手在袖子里握成了拳,掌心湿漉漉的。他的心里是矛盾的,既想拿下南洋‐‐最好吕宋这个史上的属国也拿回来‐‐又担心战争。对于国人来说,海洋战争是陌生的,倒是陆地战争比较熟练也更自信。忽听得胤礽问:&ldo;太子怎么看?&rdo;弘旦捏了捏拳头,下了决心道:&ldo;战是必战的,&rdo;顿了一顿,&ldo;只是,再战,却不能败了。&rdo;下一步的计划也就这么定了:先收集情报,同时打造战船,调各地水师集结,备战。与此同时:&ldo;招待好西洋使节,不要让他们到处乱转,不许让他们探听到什么消息,不可令其交通串连……&rdo;胤礽最后叹道:&ldo;可惜戴梓死了!&rdo;海战比陆战更需要远程攻击的武器,可国内顶尖的火器专家戴梓却挂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自胤礽往下,中枢之人个个满头包。好容易西北安静了一点儿,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安定团结的和谐美好氛围,东南又烧了起来,还是被一向不大重视的西洋人打了一巴掌,心情能好得起来才怪!此时的中国还没有像后世那样闭塞,对外国的了解还算是比较不会闹笑话,并且,也肯学习一点西方文明。从武器到钟表到数学到地理,至少眼下的皇室对于西洋文明的态度还算是比较开明的。他们肯接受传教士,肯学习一些新的地理知识,也肯接纳一些传教士为宫廷服务。胤礽等人自认为自己已经够宽容的了,毕竟挑衅的是教廷,即便在教廷提出无礼要求之后,清廷还是允许那些怀着求同存异之心、不对中国指手划脚的传教士呆在中国,够开明了,不是么?现在,这种开明却被愤怒的情绪所取代了!原因还是出在欧洲使节们的身上,他们到了京师,因为礼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迟迟见不到皇帝。递交的国书也没有得到回复,理藩院的人是整日陪着他们没错,却不许他们四下乱逛。穷极无聊,只好与充当翻译的传教士们多沟通了。他们自身也带有翻译,虽然汉语不太咋地,但是,如果有一个借口可以与了解中国事务的传教士们多沟通,他们绝不会浪费这样一个好机会的。 沟通得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清廷对于传教士们还是不很防范的,很多传教士还兼为内廷、外朝服务,知道的更多一些,清廷还用过传教士们帮忙测绘地图、参与同俄国的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传教士可不是一心为了清廷的,暗地里与俄国人也没少联系,只是清廷不知道罢了)。通过这些传教士,使节们知道了,清廷对他们的官方称呼是极具侮辱性的,称呼他们为&ldo;野蛮人&rdo;。d!我们不叫你们这些鞑靼人为野蛮人就算是给面子了,你们居然还瞧不起我们!看吧,互相瞧不起,矛盾产生。但是,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它的人口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多。想起这些人群里潜在的商机,真是做梦都能流口水到醒。&ldo;只要每个人买一顶睡帽,就会……&rdo;这样的想法不是存在于一个人的脑海里。但是,他们是国家间的正式使节),就必须扯一下皮。比如,你们不能用侮辱性的字眼来称呼我们。在欧洲使节看来,他们的要求完全是合理合法的,同时,他们也已经知道了,这个政权有着打肿脸充胖子的传统,优待使

《非主流清穿 小说》 第662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