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页 (第1/2页)

来自远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天三餐,独门独院,吃穿不愁,离他还有不远的距离。捏捏胳膊,孟清和低头,下蹲,画圈圈,沉默不语。他怀念二十一世纪的八头身,六块腹肌。门外的老猫适时的喵了一声,惬意的舔爪洗脸,很显然刚刚饱餐一顿。孟清和转头,对着房门一呲牙,在老猫的炸毛中握紧了拳头,事在人为,六块腹肌算什么?他早晚练出八块!虽然,难度有点大。一场谈话之后,孟王氏对孟清和做事再不阻拦,两个儿媳寻机问起也被孟王氏几语打发,&ldo;十二郎自有计较。&rdo;见婆母神色不似作伪,孟许氏和孟张氏也只得作罢。家中做主的是婆婆和小叔,她们既不想再嫁,凡事多听少开口,自然无大错。 况且,自大堂伯来过之后,她们总觉得小叔变了许多,像是在一夕之间长大了,不再是个半大孩子,而是个不折不扣的,男人。 十二郎的打算二几天后,孟清和再次找上了中人,也通过中人的嘴成功放出一个消息,孟十二郎之所以要卖房卖地,为的是弃笔从军,到塞北之地为父兄报仇!孟十二郎要从军?消息一出,便如在冷水中滴入滚烫的热油,孟家庄轰的一声炸了。便是到井边挑水的妇人和到田边翻地的农夫,嘴里说的也都是这件事。不出几日,临近的几个社屯也有了风言风语。&ldo;孟十二郎真要投军?&rdo;&ldo;这还有假?我是亲耳听到的。&rdo;&ldo;莫非傻了不成,便是不读书也能种田,好好的田不种,竟要去做厮杀汉。&rdo;几个农人正说得起劲,另一个声音插了进来,&ldo;种田?那也得有田可重。&rdo;&ldo;这话怎么说?&rdo;一个农人放下锄头,搓搓耳朵,&ldo;孟老六和两个儿子都是能干的,总不能一点家底不剩吧?&rdo;&ldo;我听说,&rdo;插话的农人蹲在田边,示意几人凑近些,刻意压低了声音,&ldo;孟广孝不厚道,趁着孟广智和八郎九郎遭逢大祸欺负孤儿寡母,谋夺房屋田产,逼得十二郎一家走投无路。当初十二郎被从学里赶出来,不是都说蹊跷?十三岁就中了童生,本来能和孟大郎一起考秀才的,如今也没了指望。十二郎要从军,八成就是因为这个,没活路了。&rdo;&ldo;啊?!此话当真?王老三,你可别乱说。&rdo;&ldo;孟广孝怎么说也是孟氏的族长,和孟广智是没出五服的堂亲,能做出这样的事来?&rdo;&ldo;还能有假?别不信,不只是孟广孝,连孟广顺和孟广明都不干净,合起伙来算计堂弟的家产。十二郎家六十多亩田卖出去,一多半都是上田,别说三场丧事,三十场也办得。可看看孟广智父子三个的身后事是个什么样子,十二郎一家现在过的又是什么日子。&rdo;一番话说完,众人都觉得有理。要奉养寡母,还要照顾两个寡嫂,田产房屋保不住,科举无望,又没有技艺傍身,从军,哪怕是到边塞屯田,至少也是条出路。这样一想,孟十二郎要从军就说得过去了。世人皆爱八卦,道听途说,添油加醋之下,孟广孝等人的名声越来越不好听,学中的孟清海亦被同窗问及,好歹顾及读书人的颜面,没有当面给他难堪。孟清海却好似不受影响,整日埋首学问,一心准备几个月后的院试。此举让围绕在他周身的流言减少许多,阴差阳错之下还得了县学训导的青眼,直言此子遇事不慌,镇定自若,这份气度便是难得,他日必成大器。反倒是对素未谋面的孟清和恶了几分。&ldo;流言终非实际,一个被从学中赶走的童生,品性可见一斑。&rdo;得知此事,孟清和只是无所谓的笑笑,别说县学中的训导,便是县学教谕,州学学正,府学教授,也与自己毫不相干。他倒是希望孟清海能考中秀才,那样乐子才大。日子一天天过去,流言丝毫没有平息的迹象。孟清海能镇定自若,无关的人也可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被牵扯的孟氏族人却急得如火烧眉毛。得知孟清和的确要从军之后,孟广孝彻底坐不住了,或者该说,但凡能与孟清和扯上点亲戚关系的都坐不住了。十二郎真的要投军?这还了得!他成了军户,带累的可不只一家!募兵制兴于明中期以后,明初各地卫所制度尚未崩坏,军户多为世袭。一旦入了军籍,世世代代都是军户,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直到一家死绝。想除籍,除非皇帝开恩朝廷下令,或家中子弟奋发图强,官至兵部尚书,以大无畏的精神横扫一切科班出身,成为大明王朝的国防部长。相比之下,后者的可行性更低,尤其对草根而言,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洪武帝也是草根,但此草根非彼草根,是个人就知道。更加坑人的是,只要有军户死绝或是逃逸,空出来的位

《清和lofter》 第3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