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部分 (第1/4页)

老是不进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这个时候;皇上当然是至高无上的了;但这只有在他能够安全地保有他的地位;并且有能力驾驭群臣;至少是能够控制住主掌军国重事的宰相们时才如此。

大唐的中央政权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制;即以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为权力核心。尚书省是最重要的部门;典领百官;掌理天下军政事务;有些类似于今日的国务院。尚书省的长官本是正二品的尚书令;但因为太宗皇帝当年曾任过此职;所以理当避讳;于是;尚书省的长官便由两位副职担任;即从二品的左仆射与右仆射。他们的副手是正四品上的左丞与正四品下的右丞。

尚书省中最直接掌握处理政务权力的官员是六部尚书与侍郎;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设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吏部、兵部与户部尚书常常是宰相的重要人选。

中书省不直接处理庶务;长官中书令设二人;正二品。副职是中书侍郎;正三品。他们的工作是辅佐皇上掌理军国大事。

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也是二人;正二品。副职是门下侍郎;正三品。他们的工作是掌理出纳帝命;复核政令;在发现问题时与中书省会商上奏。

大唐建元之初;宰相只有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五人。后来;由于宰相事务繁重;而且往往需要一些有独特专长的人来为皇上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建议;宰相的人选就不再仅以官品高下为准绳了;而是以处理政务的需要为目的。于是;尚书省的六部尚书、侍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侍郎;甚至秘书监、卫尉卿等职位上的官员也会被任命为宰相;标志就是在他们的官衔上加上“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如果没有加上这种参政的衔名;即使是三省的长官也不能算是宰相。

所以;位于大明宫中书省内的政事堂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每日宰相们都要在这里对国家的许多重要事务做出决定;然后上奏皇上。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大唐自建元以来;曾多次改换官名和衙署名。就在距我们这个故事开篇一个多月之后的十二月;正式改元为开元元年;同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为黄门监;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等等。然而;这种改变官名的事虽时有发生;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仍是以我们前面介绍的三省制为准。所以;在本篇小说中;我们就不再跟着当时的人们不断改换官称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四、

“姚卿;你回来就好了。”

自太上皇退位以来;最初是每五日在宫城的正殿太极殿接受皇上亲率百官朝觐;如今这种朝觐已经改为十日一次了。今日虽不是常朝的日子;但因皇上刚刚回京;特别是他将姚崇重新拜相;所以临时举行了这一次大朝会。

“姚卿;你也老了。”看到姚崇头上的白发;太上皇似是大有感触。太上皇今年只有五十二岁;虽然长着他们李氏家族特有的看似单薄的身材;但由于长年韬光养晦;性情谦和;而且长于骑马射猎;精神和身体都非常健康。

“多谢太上皇关爱;臣万死不足以报答太上皇的厚恩。”姚崇这一次被破例召至太极殿中;还被赐了一个坐席。但是;这很难被人理解为是一种殊荣;因为;太上皇不赞成姚崇回朝已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了。这一点;姚崇自己也很清楚;而且;他同样清楚地是;太上皇不是因为个人恩怨;他是为了他们李氏的江山。姚崇两拜宰相都兼任兵部尚书;太上皇上担心他迎合年轻的皇上强硬好战的性格;在北方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征伐。

“你两任兵部尚书;对边事烂熟于心;日后你要协助皇上处理好边事;以少劳民为宜。”太上皇很想知道姚崇这次回朝将从何处措手。

“太上皇训教得是。”姚崇起身离开坐席;跪倒在地;胖胖的身子明显有些不便。“如今百废待举;国家以安静为上。”

“你能这么想是百姓的福份;也是你我的福份。”后面一句话;太上皇的语调明显地不同了。突然;太上皇话锋一转:“这次随皇上出猎;有收获么?”

“托太上皇宏福;射得一獐一兔。”望着太上皇微微含笑的面容;姚崇知道;自己假装老迈的把戏被太上皇揭穿了。

“太上皇今天倒没显得不高兴。”回到大明宫;姜皎正在努力开解皇上的忧虑。

“你怎么知道?”皇上精力旺盛地绕着一张熊皮坐席踱来踱去。“别看太上皇对人和气;你们就大意起来了。他老人家要是真的发了脾气;谁也没好日子过。”

对着王琚和

《宰相难当》 第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