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14部分 (第1/4页)

热带雨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兴夏哈哈一笑,毫不掩饰的说道:“切!边界冲突?林丹汗,你是要拿大帽子扣我吗?告诉你,我不怕!”

林丹汗扣下来的这顶帽子,其实还是有点杀伤力的。如果是别的明军军官,被林丹汗拿话一压,多半都会感觉到有点紧张。要么,是默默无语,装作没有听到。要么,是言辞激烈的进行辩驳。但是,这只是对于其他人而言。对于徐兴夏来说,这样的说辞,还不如放屁来得响亮呢。边界冲突?他担心什么边界冲突?

当时的明朝廷,的确有明确的命令,严集九边重镇的明军,主动的挑起边界冲突。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避免引发更多的事端,引发更多的战争,从而给国家带来更加沉重的负担。当时的明朝廷,最担心的就是要大量花钱了。万历后期,国家的财政,已经比较危险。收入少,支出多,年年都是负数。若非当时尚未有财政赤字的说法。否则,万历后期,年年都是财政赤字。

从朝廷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命令下去以后,九边重镇的战事,的确大大的减少,军费开支有所节省。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国家财政度过了难关。但是,如果是从其他人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命令,就有很多的争议性。因为,这道命令,其实是让明军束手束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受到这道命令影响最大的,就是烧荒。以前每个季度,只要有合适的天气,边界都会有所谓的烧荒行动,也就是将草原上的枯草,都全部烧掉,以免鞑龘子利用。游牧民族的战马,需要大量的草料,将草原都烧掉以后,可以极大的限制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发展。没有了富饶的草场,游牧民族的生存危机就来了。

特别是在秋天,秋高气爽,气候干燥,草原大火,一烧就是几十天,绵延几百里,甚至是上千里,对游牧民族的打击非常大。面对一片焦黑的草原,游牧民族只有哭鼻子的份。有时候,甚至迫使某些游牧民族,不得不迁徙到更远的地方去。

但是,朝廷的相关命令下来以后,游牧民族立刻以主动的挑起边界冲突为由,要求明军停止烧荒。结果,明朝廷还真的答应了,严禁边军继续烧荒。没有了熊熊燃烧的大火,大草原自然是不断的延伸。数年以后,游牧民族的马牛羊,都已经放牧到边军的眼皮底下了。如果他们要袭击明军,简直是太容易了。

事实上,在徐兴夏看来,所谓的不要主动的边界冲突,不过是明朝廷软弱无能的表现。你不主动的挑起边界冲突,以为就没有战争了?别人会领你的情吗?当然不会!边界的战事,什么时候完全停止过?别的不说,宁夏镇这几十年,什么时候没有战斗发生了?几乎每个月,都有鞑龘子骑兵南下洗掠!

后世的经验充分的证明,你越是表现软弱,越是主动退让,别人就越是欺负你!绵羊始终是绵羊,狮子始终是狮子!绵羊始终无法变成狮子,狮子也始终不会变成绵羊!只有你亮出弯刀,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以暴制暴,别太才不敢说什么。

,四千字大章!求订阅!,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37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dn。rln('

毫无疑问,徐兴夏对于明朝廷的这个现定,是嗤之以鼻的。如果他有权力发布命令,他一定会继续烧荒,继续派遣骑兵,假扮成马贼,深入大草原深处去烧杀抢掠,杀人、放火、投毒、水淹、瘟疲……任何可以消灭敌人的手段,都全部用上,只求尽可能的削弱游牧民族的实力。现在林丹汗拿出这条大罪,徐兴夏当然只有嘲笑的份。

受到了徐兴夏的嘲笑,林丹汗的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作为未来的蒙古大草原黄金汗,他从出生以后,地位就是非常尊崇的。有谁敢对他不敬?有谁敢藐视强大的土默特部落?如果有人好像徐兴夏这样当面嘲笑他,这个人一早就被弄死了无数次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lzh。 足足五万人的铁槊骑兵,足足五万人的蒙古骑兵,代表的就是林丹汗的身份和地位。这绝对不是开玩笑的。在大草原上,实力就是一切,拳头就是道理。即使是鞑靼人的三大部落,和土默特部落的军队实力相比,大概也就是伯仲之间,谁也无法压倒谁。

听到徐兴夏的嘲讽,林丹汗身边的人,都已经全部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他们都习惯性的认为,林丹汗肯定会发飙的。这个徐兴夏,今天绝对是死定了。如果他当场战死了还好,如果他活着落入林丹汗的手里,还有一口气的话,

《锦衣杀明》 第21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