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1/4页)
热带雨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徐兴夏也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12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天,会这么早到来。毕竟,他治下的地方,包括威镇堡、镇朔堡、黑山营、镇远关,这些日子,的确是太引人瞩目了。引人妒忌暂且不说,最重要的是引人不安。六七万汉人奴隶的归来,更是让他处在了风口浪尖。如果上面的各位大佬,一点反应都没有,反倒是不正常的。
须知道,大明朝的文官,对于武将的私人势力,向来都是极力遏制的口要防止武将拥兵自重,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钱粮和兵员必须分开。简单的说来,就是管钱粮的不能管军队,管军队的不能管钱粮。比如说宁夏镇,总兵官李国臻,就只有管军队的权力,没有管钱粮的权力。
钱粮都掌握在宁夏巡抚李懋桧的手里。
大明朝的文官,对于武将的掌控,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钱粮的分配。明朝的兵备道官员,掌握着各地明军的所有钱粮分配,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染指。在这些兵备道官员的面前,武将一毛钱都不值。就算正一龘品的总兵官,在正五品的兵备道官员面前,也得毕恭毕敬的,否则,你就得不到钱粮口你得不到钱粮,部下就要造反,你就要承担责任。搞不好,就要被砍头,被抄家灭族。
(求订阅!)
【第342章】家里有更加不好的消息……
dn。rln('
如果细化一点,钱粮可以更加准确的引述为田地。自古以来,有田地就有钱粮。历朝历代,武将要是拥有自己的田地,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最后导致的,必然是武装割据,藩镇横行的局面。
唐末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口偏偏,徐兴夏就是这样的另类。'搜索最新更新尽在。lzh。 他一个小小的代千户,就拥有了三百万亩的土地,六七万的人口,而且人口还在不断的增加当中。更要命的是,这一切,都是在没有得到上级一两银子支持的情况下取得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没有任何的把柄,掌握在文官集团的手里。文官集团,也没有任何可以掣肘他的机会口这样的隐患,那些精明的文官,不可能不注意到。
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一直是大明朝文官的最大本事之一。有什么不好的苗头,一般都会被他们发现的。唯一的差别是,他们能不能察觉到其中的危险,能不能及时有效的措施制止。好像徐兴夏这样的另类,当然会被他们视为是危险人物。他们是绝对不会坐视自己壮大的,采取果断的措施,那是必然的。
为什么一般的卫所军,同样有属于自己的田地,有属于自己的兵员,上头对他们却不管不顾?很根本的原因,就是那些卫所军的领导者,基本上都是酒囊饭袋,没有表现出任何过人的能力。这样的一群废物,当然是不需要担心的。但是,如果废物里面,突然有一头狮子潜伏其中,他们就要格外的小心谨慎了。
现在,正是调动徐兴夏的最好机会。他现在不是代千户吗?不是要成为正式的千户吗?那行,将你调到一个鸟不拉屎,半年都见不到一个生面孔的地弃去做千户。这样的千户所,在宁夏镇或许不多,在延绥镇和甘肃镇却是多的要命刁只要将你往那样的地方一放,就算你有飞天的本事,都很难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了。
“麻痹的……”徐兴夏用力的咬了咬自己的嘴唇,几乎咬出血来。
来自后世的他看过不少的历史小说,对于今天的状况,还是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他也知道,在明末这种最黑暗的年代,人吃人是常有的事。好人在这个时代,早就死光了。能活下来的,每一伞都是心狠手辣之辈。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这是一个人性灭绝的时代这是一个历史倒退的时代。
只是想到自己这么辛辛苦苦,出生入死的,创立了这么多的战功,消灭了这么多的鞑龘子,投下了这么多的钱财,拯救了这么多受苦受难的军户,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保护了这么多民众的安全最终却换来这样的下场,真是太令人沮丧了。
难怪明朝最终还是灭亡了。根本的原因,不是后金鞑龘子不是李自成,不是厂卫,而是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消灭了自己。这么腐龘败黑暗的朝廷,如果不灭绝,实在是没有天理啊!在那么一瞬间,徐兴夏的确有振臂一呼,揭竿起义的念头。麻痹的,你不让我安生,我也不让你安生,大不了同归于尽,怕个鸟啊!
当然,这也是想想而已,冷静下来以后,这个念头就逐渐的消散了。现在,还没有到那样的地步。要是他现在揭竿起义,将国内闹得一团糟,占便宜的肯定是野猪皮鞑龘子。萨尔浒说不定提前上演口图
《锦衣杀明》 第218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