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1部分 (第1/4页)

花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直接的联系,而且从王世英那里得到证实,汪锋确系毛泽东所派。

杨虎城脸上狐疑的神色消失了。他终于决定亲自会晤汪锋。他跟汪锋热烈地进行了交谈。汪锋在西安城里住了一个多月,跟杨虎城进行了三次会谈。此后,毛泽东又频频派出密使,进入那座四四方方的西安城:一九三六年春,从德国留学归来的王炳南,被派往杨虎城那里,负责杨和中共之间的联络工作。一九三六年八月十三日,毛泽东又写亲笔函致杨虎城,交秘书张文彬前往西安,面呈杨虎城。二十六岁的张文彬,湖南平江人。他后来曾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广东省委书记,于一九四四年死于国民党狱中,时年不过三十四岁,所以不大为人所知,曾任毛泽东秘书。

毛泽东这封信写道——

虎臣先生勋鉴:

先生同意联合战线,盛情可感。九个月来,敝方未曾视先生为敌人……先生如以诚意参加联合战线,则先生之一切顾虑与困难,敝方均愿代为设计,务使先生及贵军全部立于无损有益之地位。比闻贵部将移防肤洛,双方更必靠近,敝方庆得善邻,同时切望贵部维持对民众之纪律,并确保经济通商。双方关系更臻融洽,非特两军之幸,抑亦救国阵战之福。具体办法及迅速建立通信联络等事,均嘱张同志趋前商订。专此奉达,不尽欲言。

敬颂

公祺

毛泽东

八月十三日

第二部分:幕后密使射向汪精卫的子弹帮了蒋介石的大忙

走笔行文至此,该掉过笔头,写一写本书的另一主角——蒋介石。那时的蒋介石,面临着三大对手:就国际而言,日军步步进逼,威胁着他的生存;就国内而言,毛泽东领导的中共,被他视为心腹大患;就党内而言,汪精卫跟他面和心不和,争权夺利日烈。

自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汪精卫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三月六日蒋介石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形成了“蒋主军、汪主政,蒋、汪共同主党”的“蒋汪体制”。然而,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一日,一阵突然响起的枪声,击碎了勉强维持了三年多的“蒋汪体制”……那天,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举行。会议按照预定的程序,一步接一步进行着:清早七时,全体代表到紫金山中山陵谒陵。上午九时,会议在中央党部礼堂开幕,由汪精卫作报告。汪精卫的报告不过二十来分钟。报告毕,一百多名中委走出礼堂,在门口拍照留念。中委们分成五排,前排坐,后排站。前排正中的两把椅子,理所当然是留给蒋介石、汪精卫坐的。汪精卫已经坐定,而蒋介石的位子却空着。等了一会儿,说蒋介石有事,不来拍照了。于是,九时三十五分,一阵喀嚓声之后,摄影完毕。就在中委们回身朝礼堂走去时,在记者群中忽地发出“打倒卖国贼”的呼喊,紧接着连响三枪,均命中汪精卫:一枪中左臂,一枪中左颊,一枪中背部肋骨。

汪精卫踉跄倒下。

这突如其来的枪声,吓懵了张静江,他连忙趴在地上。孔祥熙赶紧钻到附近一辆汽车底下。倒是张群镇静,回过身子一把拦腰抱住那开枪的记者。那记者这时又连鸣两枪。说时迟,那时快,张学良飞起一腿,踢掉了记者手中的短枪。这时,汪精卫的卫士,击倒了那记者。蒋介石闻枪声,带着卫士赶来。他来到汪精卫身边,半跪着,扶起汪精卫的头,那模样极为关切。正在淌血的汪精卫,以为自身性命难保,吃力地对蒋介石说道:“蒋先生,你今天大概明白了吧。我死之后,要你单独负责了。”这时,正在一侧的汪精卫之妻陈璧君,对蒋介石不客气了。在她看来,拍照时蒋介石不在场,显然是蒋介石要对汪精卫下毒手。她当着张学良、陈公博、褚民谊等中委的面,对蒋介石大声说道:“你不要汪先生干,汪先生就不干,为什么要派人下此毒手!”顿时,蒋介石如同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辩!他只得强忍着,陪着陈璧君,把汪精卫急送中央医院救治。此事乃爆炸性新闻,马上被各报刊以醒目地位加以报道,标上“中央震惊”、“举国震惊”之类大字标题。议论如沸,蒋介石一时成了猜疑的中心。蒋汪之间,早已面和心不和,所以连陈璧君都当着蒋介石的面说出那样的话,更何况别人会说是蒋介石杀汪!不过,也有明显的令人费解之处:蒋如要杀汪,何必当着全体中委的面杀他?其实,那天蒋介石见现场颇乱,张学良、阎锡山及西南的一些地方实力派都带马弁二名,记者又那么多,生怕出事,便坐在休息厅里,不愿去拍照。汪精卫见蒋介石没有下来,特地去请他。

蒋介石对汪精卫道:“今天秩序很不好,

《毛泽东与蒋介石》 第1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