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巴乔的中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很多时刻,我们却拒斥或是漠视了它。我不关注它的过去,也很少考虑它的未来,更不知道它与整个世界正在发生哪些关系。
Dot…运动给我刻上了深深的“热衷于时髦”的痕迹。我必须承认,当我在2002年左右将目光投向中国时,主要的原因是中国话题已变得如此热门。我几乎从未读过古文,对于传统文化一无了解,我的主要阅读材料来自于被翻译成中文的外版书籍与杂志。就像我的朋友所说,当我谈论中国时,口气仿佛是一个外来者。但是,当我谈论得越多,就越发现自己是这个话题的一部分。我越像旁观者一样感受到“伟大的中国故事”,越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召唤,即成为这个伟大故事的参与者之一,帮助这个伟大故事实现。
当身处河流之中时,你常常感觉不到它的流动。但如果你将目光稍微放得长远一些,你就又会发现多么大的变革已经产生,中国已多么深刻地卷入了全球事务之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即使她的增长速度日渐减缓,她也将并不费力地超越英国、法国与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经济体。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中国的国家战略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当中国领导人前往非洲时,关心的重点之一是石油,这种利益上的要求将越来越迫使中国更广泛地关注全球性的政治、军事变化。亚洲日渐习惯甚至依赖中国的崛起,再没有狭隘的中国利益,中国必须为亚洲的稳定提供更多的帮助。历史不断教诲我们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最终总会转化成政治与文化力量,尽管这其中可能存在着相对漫长的间隔。
重新发现中国(10)
但是,有多少中国人已经为这种变革做好准备,他们准备适应中国的新角色了吗?如果中国要成为一个领导性国家,那么有多少中国人了解了美国、日本、欧洲、朝鲜与越南……人人都在谈论“中国的崛起”,但是一个崛起的国家的政府与国民,应该拥有怎样的能力与心态,他们怎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多年以来,我们不断犯的一个错误是,要么就将外来者视作在一切方面都占优势的一方,彻底失去自尊,要么就是沙文主义的俘虏,以不屑一顾的姿态对待别人。在整个80年代,我们将日本的经济奇迹视作榜样,但伴随着日本泡沫的破灭,日本似乎一下子就成为了反面教材,在中国概念刺激下的某些人很少意识到,即使停滞的日本,人均GDP也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的30倍以上。
“天然的全球化的一代”
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注定了我们拥有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精神。在超过四分之一的世纪中,中国没有经历过全国性的混乱,没有遭遇恶劣的外部环境,并保持着高速度的物质生产能力,这在过去150年的中国,从未出现过。这种乐观主义常常赋予我无法去除的轻浮感,世界总是充满幸运,而没有艰苦。几代人面临民族危难时表现出的深重的使命感,到了我这一代几乎消失殆尽。出生于70年代后期的一代人几乎是“天然的全球化的一代”,对他们而言,世界是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叙述的。1978年最重要的历史,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而是斯蒂夫·乔布斯的苹果电脑有了进一步改善;1989年值得纪念是因为伯纳斯·李发明了互联网……意识形态终结了,我们关心的是MTV、管理革命与跨国公司,在这一面上,中国这一代青年与西方的同龄人相当类似。
但伴随着成熟,这一代人将必须肩负起更为重要的使命。他们要帮助这个国家摆脱历史的阴影,向更为成熟与强大的方向迈进。值得忧伤的是,这一代人仍缺乏韧性与耐性,或许也缺乏足够的雄心壮志,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没有历史的阴影,他们或许会使这个国家变得更健康。对我而言,未来令人激动的是,我正在卷入一场伟大的试验,我将有可能像我景仰的人物一样,帮助塑造一个新国家、一个新社会的形成。
每个人都可感知到的、急速的社会变化,像持续了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一样,为我们理解中国政治改革提供了新角度,但我们仍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面对截然不同的文化与制度,技术性的模仿能走到什么程度?我们对于今天的政治改革的理解是否与吴敬琏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于市场经济的期待具有类似之处?即使我们都只在字面上理解市场经济的优势,仍可能在面对转轨难题时不知所措。同样的,即使*政治已深入人心,我们是否就能立刻建起一个我们想像中的理想国?
。 想看书来
在渐进中变革(1)
讨论
《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 第1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