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9部分 (第1/4页)

风格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业田为百姓个人所有,可以继承和自由买卖。另外,国家颁给成年男子露田八十亩,女子露田四十亩。露田归国家所有,受田人到一定年龄要归还国家。有健壮耕牛的家庭,可以按照每头牛六十亩的标准领取额外的田地(最高不能超过二百四十亩)。

均田法的颁布,是对土地制度的一大革命,带有强烈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色彩。好在长年战乱之后,国家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无主土地,天下也有大量的荒地,再加上杨坚向各地派出了大量钦差大臣督办,隋朝的均田法得以在全国铺开。结果,只有部分地广人稀的州县才能按照朝廷的标准给农民分配土地,多数州县难以完成。一些州县平均每个成年人才分得二十亩土地。可均田法公布后,天下百姓依然欢欣雀跃,能分到田地总比没有田地要好。

←虹←桥书←吧←。

第34节:第三章 开皇盛世(9)

既然拿了国家的田地,就要为国家出力,服徭役。

北朝时期,百姓是十八岁开始受田,同时开始承担赋税徭役,二十岁开始有义务当兵,六十岁以后免力役,六十六岁以后退田同时免租调。具体的赋税标准如下:已婚的人每年交绢一匹,绵八两,粟五斛;未婚的人减半;夫妇二人合称一床,每年交给朝廷垦租两石,交给地方州县义租五斗,外加绢一匹,绵八两。具体的徭役标准如下:十八岁到五十九岁服徭役,每年服役时间不超过三十日,单位时间里每家只需出一人服役,以保证农时。

北周时期,苏威的父亲苏绰制定了王朝的赋税和徭役标准。他曾对年少的苏威承认自己定的役法过重,还可以减轻。后来苏威继承父业,执掌了隋朝的经济大权。他奏请杨坚减轻赋税徭役,得到杨坚的支持。

开皇三年(583年),隋朝将百姓承担赋税徭役的年龄延长到二十一岁,而受田的年龄依然是十八岁。这就让百姓增加了三年稳定的收入。之后,朝廷将百姓每年服役的时间从三十天压缩到二十天,交纳的绢数从一匹(四丈)减为二丈。开皇十年(590年),规定五十到五十九岁之间的百姓可以纳庸来免除兵役。〃庸〃就是免役的人交纳绢代替服役,每天的数量为几尺,二十天也不过数丈。

总之,苏威的改革使百姓的负担越来越轻。而在宏观上,百姓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作和家庭生产,对国家经济是有利的。

均田制和租庸制度也被唐朝所延续,成为又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在理论上,隋朝的赋税和徭役都不算重。

开皇初年,隋朝的户口数目是三百六十余万,灭陈后得到五十万户。为了将豪强和贵戚增多隐蔽的人口,以及流民编入户口,隋朝开展了全国户口检查工作。这项工作难度很大。有钱有势的人家要隐藏奴婢,为自己服役;许多百姓不愿服役纳税,或者涂改年龄牟利。隋朝就进行〃貌阅〃……原始的相貌登记工作。将每个人的相貌记录在官府的户籍登记簿上,让隐藏人口和逃亡变得非常困难。

到了大业三年(607年),隋朝登记有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四十六户,四千六百零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人。

政治上的改革和经济上的繁荣带动了开皇年代文化的发展。

隋朝在成立的第三个年头(583年)下诏求书,规定献书一卷赏绢一匹。

之前几百年战乱使得大量文化典籍在战火中焚毁、遗失。开皇初年出现了〃书荒〃。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时有个叫刘炫的人,赶紧埋头去找书。可书哪那么好找啊,刘炫脑瓜一转,想朝廷是下诏求书,没说现写的书不算啊。于是,他日以继夜、争分夺秒开始写书。工夫不负有心人,刘炫不久就〃攒〃出了《连山易》、《鲁史术》等书,共计一百卷,恭恭敬敬地献给官府。

当地官府没有专门的人才来辨别图书的真伪,同时也不愿意打击民间献书的积极性,只好按照一卷书一匹绢的赏格奖励了刘炫。刘炫因此成了一个小财主。如此真真假假,民间古书异书层出不穷,隋朝社会没几年就图书丰富,图书馆里藏书不绝了。

求书仅是一个开头,杨坚在文化教育方面专门下了一道诏书。首先,杨坚把文化教育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主庇民,莫先于礼。〃但几百年的乱世沉重打击了文教事业,使得社会上〃务权诈而薄儒雅,重干戈而轻俎豆〃,百姓们不重视道德,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虹桥▲书吧▲。

第35节:第三章 开皇盛世(10)

为此,杨坚高呼〃治国立身,

《昙花王朝》 第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