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2部分 (第1/3页)

缘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砦�页ぃ�萌绾斡Χ院⒆拥呐时刃哪兀�

第一,尝试采用“反攀比”。

孩子们在攀比的时候,最典型的理论就是“别人都有,所以我也应该有”。因此,别人买了新书包,我也应该有;别人买了名牌服装,我也应该有;别人有了新式玩具,我更应该有。这时,无论父母如何解释,因为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往往受情绪控制,缺乏理智,不能理解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因此很难一下说服。对付这样的孩子,比较快速生效的办法是进行反攀比。比如:用孩子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用孩子进步的一面比别人退步的一面,用孩子有的东西比别人没有的东西等等。

第二,改变攀比兴奋点。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攀比。比如当孩子埋怨老师经常表扬某同学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列出这个同学的优点,让孩子暗中努力和同学比一比,看能否超过他。又比如当孩子和同学比穿着时,父母可以从穿着整洁美,颜色的搭配美等方面去改变攀比兴奋点。

第三,引导孩子纵向攀比。

不妨多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例如,让孩子今天和昨天比,这个月和上个月比,本学期和上一学期比。在特殊的攀比中,孩子会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原来不会的拼音现在都会了,原来不认识的字现在都认识了,原来不懂的道理渐渐地懂了。这些比较都可以让孩子获得进步,自信心也会增强,并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努力超越他人。

第10章 培养孩子优秀心理品质的最佳对话模式(3)

3.让孩子走出自私冷漠的心灵世界

9岁的小女孩敏敏,父母对她倾注了满腔的爱,天天怕她冷着,怕她饿着;别人家孩子有的,从不会让她缺了;她哪儿不舒服了,父母恨不得让自己生病,换来她的健康……然而让人伤心的是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无私忘我的挚爱,换来的却是孩子对父母的自私和冷漠。

每天放学回家,她从不关心爸爸妈妈工作累不累,一进屋就喊:“饿死了,饭做好了没有?”有一次妈妈因为生意多,中午回家晚了一点儿,敏敏竟对她大喊大叫:“妈妈,你怎么能对我不管不顾?我还要吃饭还要上学呢!”

妈妈说:“我都快累死了,你也得体谅一下呀。”

敏敏竟然嘟囔道:“你是大人,还要孩子体谅,您说这叫什么话呀?”

夏天的一个正午,天特别热,敏敏吵闹着要吃西瓜。妈妈赶快去买。当满头大汗地拎着西瓜刚进家门时,敏敏却在嚷:“妈,你怎么这么慢啊?我都渴死了!”妈妈赶忙走进厨房,洗净后切开西瓜,下意识地尝尝西瓜甜不甜。这时候,她突然听见孩子那刀子一样的呵斥:“谁让你先吃啊,你赶快给我吐出来!”

还有一次,妈妈感冒发高烧,叫敏敏帮倒杯水,她竟说:“等我爸爸回来,让他给你倒吧,我忙着呢。”其实她只是在打游戏机。

我们在要求孩子努力学习的同时,是否忽视了孩子心灵的健康?我们在对孩子无偿地奉献爱时,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爱?

这种现象已不值得惊奇,这都是父母为自己种下的苦果。现在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像掌上明珠那样供着,特别溺爱与娇惯,渐渐地就形成了孩子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所以,做父母的一定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中心,大家都应该围着他转,从而助长了孩子的占有欲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缺乏爱心,不关心他人的不良心理呢?请家长朋友参考一下下面的经验之谈吧。

第一,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关心他人的榜样。

俗话说,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逢年过节给老人买东西、送礼物,这是无言的表达,孩子看在眼里,长大了自会模仿。

第二,营造互相关心的家庭氛围。

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的爱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间经常争吵、谩骂甚至大打出手,使孩子时常处在恐惧、忧郁、仇视的环境里,又怎能要求孩子去关心别人呢?所以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特别是夫妻之间要恩爱、相互体贴,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第三,让孩子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况。

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受苦受难,担

《这样说孩子最能接受》 第12部分(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