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7部分 (第1/2页)

片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也感觉不到微风吹拂我的面颊。视觉、触觉,所有的意识都将消失。这样,我就能找到我的幸福了。

“几年前,当这个世界的形象初次展现在我眼前时,我感受到了夏日令人愉快的暖意,听到了树叶沙沙作响,鸟儿雀跃欢唱。那时,这些就是我全部的世界。当时要我死,我一定会痛哭流涕的。可现在,死是我唯一的寄托和安慰了。我身染重罪,最痛苦的悔恨折磨着我的灵魂。除了一死,我哪里还能再找到安宁?

“永别了,我将离开你了!你是我所见到的最后一个人。永别了!弗兰肯斯坦!

如果你还活着,你仍旧会希望将我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其实,让我活着,比结果我的性命,更能满足你复仇的快感。但事与愿违,你一直想消灭我,以免我再制造更大的悲剧。但是,如果你在我所不知道的那个世界里仍能够思考和感觉的话,你一定不想再向我复仇了,因为我所承受的悲哀比死亡更加痛苦。尽管你的生命已经结束,可我的痛苦仍然比你深刻,悔恨将永远刺痛我的伤口,而只有死亡才能永远将之弥合。

“不过很快,”他响亮的声音满含悲怆,又带着庄重的激情,“我就要死了。我再也不会感受到我现在所承受的痛苦了。很快这些炙烤着我的苦难将不复存在。我将以胜利的姿态登上自焚的柴堆,沉醉在烈焰所带来的痛楚中。这熊熊烈火将会慢慢熄灭,我的灰烬将被狂风刮入大海,我的灵魂将永远得到安息。即便到那时它还会思考,但肯定也不会思考现在这些事了。永别了!”

说完,他纵身跃出窗外,跳上紧挨着船边的冰筏。转眼间,海浪就将他带走,消失在茫茫无边的黑夜之中。

九月十二日

玛丽·雪莱和她的《弗兰肯斯坦》

近代科幻发端于19世纪初的英国,现在科幻界公认的第一部近代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出自英国著名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之手。她一生经历艰辛坎坷,曲折奇特,颇具悲剧色彩,这对她的作品影响极大。

玛丽·雪莱(1797—1851)出生于英国,父亲是政治家兼哲学家;母亲是公认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在原来的婚姻破裂后与玛丽的父亲结婚。两人都小有名气,并著有各种小册子。1797年玛丽出生,10天后母亲便因病离世,这件事一直影响着玛丽,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着“自己害死了母亲”的念头。后来父亲再婚,玛丽不得不与生父、继母、继母原来的孩子、继母与生父的孩子等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分复杂,矛盾较大。直到玛丽长大成人后遇到了雪莱,才终于获得了与人交流感情的机会,可其时雪莱已有妻室,因此玛丽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充当了“第三者”的角色。雪莱妻子投河自杀着后,玛丽终于得以与雪莱结婚,但婚后多次流产,只成活了一个孩子。6 年半之后雪莱又被淹死……玛丽的一生充满了不幸和恐怖,终生为死亡所缠绕,所有这些后来都被表现在她的作品当中。

玛丽·雪莱的主要科幻作品除了《弗兰肯斯坦》(1818)之外,还有一部《最后一个人》(1826)。1891年她去世后由别人整理出版了《故事集》。此外还有纯文学小说等。

《弗兰肯斯坦》的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译本有《弗兰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等),讲述了一名科学家利用死人器官拼凑出一个怪物的故事,而怪物因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同情,最终走上了弑主愤世的毁灭道路。

按照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吴岩的分析,《弗兰肯斯坦》有如下特征:

一、是一部以哥特式传统创作的感伤主义文学作品。

哥特式小说流行于18世纪,内容多为恐怖、暴力、神怪以及对中世纪生活的向往,因其情节多发生在荒凉阴暗的哥特式古堡(流行于18世纪英国的一种建筑形式,类似教堂)里而得名;故事充满悬念,以毁灭为结局;有许多同类的著名作品。感伤主义则指工业革命后、法国大革命前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特点是作家以感情和仁爱代替理性作为批判的工具,主要是歌颂善良、同情、忘我无私以及合乎自然,但其塑造的人物有些迂腐和天真。

二、人物发展有着极为清晰的轨迹。

在作品中,作者所塑造的怪物本来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最后却发展为一个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魔鬼,但即便如此却仍保有一定的良知;而弗兰肯斯坦本人开始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错误,后来逐渐变得内疚,最后终于勇于承担责任,与怪物进行决斗。此后的科幻作家

《活跳尸》 第27部分(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