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题记
总喜欢看金庸先生的小说,百看不厌,尤其以“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等几部书最为喜爱,其它的几部也会偶尔翻阅。
第一次接触金庸小说是因为小的时候看黄日华和翁美玲版连续剧《射雕英雄传》而起,家里人借回来看,我也跟着看。当时还有好多字不认识,但只要大致意思懂了即可,多数是沉浸在神秘的武学当中,也曾经幻想过自己如果有那样的武功多好;曾几何时,有许多夜晚一个人不敢出门,因为生怕有一个梅超风样的人或者一堆骷髅出现在面前。
工作了,有许多时候更只是为了消遣,随便翻开一页,虽然都快能够背诵下来了,但是还是要津津有味地读下去。在我创业最郁闷时,有一天,同样作为消遣又读了一遍《笑傲江湖》之后,突然由感而发,我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事业等经历做了一次非常深刻的检讨和回顾,随即,写了一些读后感。没有写完,当时计划很长,时间不允许,但因为其中任何一段都可以作为单独的文章出现,就摘了其中的一部分起名为《人之传》,发E…mail给一个管理类杂志的网络版,居然也发在了其网络页面上,虽然没有稿费,也非常开心了。后来,给一个非常好的朋友看过,说“还不错”。
其后,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想写出自己大学毕业近十年历程中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感受或想法,尤其是工作方面的,给自己看,或者有机会的话给更多朋友看一下,或许可以有一些共鸣。这就是为什么给这个文章起名《我本良庸》的原因之一,因为社会中多数的人是善良和平常的人,包括我自己;原因之二,是因为其中的许多想法要借金庸先生的书中的段落作为事例以利于更好地表达出来,借金庸先生的本名“良镛”的谐音作为书名,勿怪。
同时,我看到也有一些人在指出金庸先生书中错误或者有疑点的时候,往往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我想说的是一个好的故事吸引人的地方在大多数时候不是它里面书写的历史。如果涉及到了历史,而又引起了争论,这又有什么不好呢?从另一方面看,它真正起到了促使人们质疑历史、寻找真相的作用,促使人们去思考、寻找甚至去旅行。这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评金庸非常恶毒的语言,何必呢?金庸虽然有些方面写得有影射政治的东西,但抛开这一点来看,最起码它还是给人们带来了快乐,而写这些评论的人你写的东西给人带来了快乐吗?摘掉有色眼镜,带着平常心看金庸小说,会有利于心情放松。
金庸先生说“我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就像大多数小说一样。这部小说通过书中一些人物,企图刻画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影射性的小说并无多大意义,政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只有刻画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所以,我更多地也是想针对如何做人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进而在狂躁的氛围中保持自我,并且正确定位,找到个人的生存及发展之道。
金庸先生说武林小说是要来娱乐读者的,不一定是要来宣扬道理的。所以,按这个标准而言,我的理解有些方面可能是误读了武侠小说,也可能是夸大了金先生小说的作用,但这又有什么问题呢?自娱自乐而已。
侠之大者
在《神雕侠侣》中郭靖曾经对杨过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这段关于“侠”的论述曾经影响了我好长一段时间,而这种“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骨风范曾经是我心中极为向往的。我国古代关于“侠”的故事非常多,最早可追述到春秋战国时期,都非常精彩,有些也非常感人。为什么会“侠”的故事会那么为人所津津乐道?我认为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侠客的故事都与惩恶扬善为主旨,群众基础牢固,便于流传。在古代社会中,封建统治往往会出现许多违背*的事情,这时,群众在冤屈无法表达的情况下,会自然地与政府对立起来。当出现恶势力欺压百姓,却遇到昏庸的政府时,游离于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侠客就会成为百姓的代言人,会代表善良的一方,惩罚为恶的一方。
其次,侠客往往都有过人的本领,能完成常人不能完成的任务,拯救人民于水火,而英雄
《我本良庸》 第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