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41章 徐光启的小三轮 (第1/1页)

晓雨晨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到孙元化的抱怨,徐老头脸色一板,道:“怎么?嫌我们耽误你了?” 徐光启作为对方的的老师,不管怎么说他,他都得听着。 就见孙元化脸色顿时尴尬起来,连忙解释, “老师.....我不是这个意思.....” 徐老头冷哼一声转过头去,似乎不愿意搭理自己学生。 看到自己老师越来越小孩子气的举动,孙元化有些无奈,看来自己老师还是在生自己的气。 前段时间,委员会在安排这些大明官员时,徐老头向委员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希望把自己的学生孙元化转到科研岗上,不再担任民政方面的职务。 他的理由是,作为对方的老师,孙元化的能力和性格他非常清楚,不太适合民政的工作。 听到徐老头的建议,委员会众人也很诧异。 作为一个老师,怎么会不希望自己的学生飞黄腾达呐。 不过结合历史上孙元化的结局,委员会众人也就释然了。 孙元化的性格和能力确实更适合科研方面,而不适合从政。 要不然也不会导致,他在处理登州叛乱时错误百出,更是直接令他丧命。 徐老头的建议这是在保护他的学生,也算是一种爱护吧。 不过历史是历史,现在是现在。 孙元化的知识储备与现代相差三四百年,根本达不到现代科研岗位的要求。 如果不调到科研岗,总不能把这位大明少有的开明的读书人,放任一边,让他当个白丁吧。 在结合孙元化的意见后,委员会还是把孙元化安排进了民政组里。 这一下整的徐老头不开心了,来委员会找了好几次,他是真担心自己这位学生的安全。 为此,委员会专门派人向这位老先生解释了一通。 说按照委员会现有的管理体系,以制度来管理人,而不是以人管理制度。 一般很少有人能犯大错,不用担心孙元化的人身安全。 徐老头见这条路走不通,只好去劝说孙元化。 此时,孙元化也知道了自己在历史中的结局,面对老师的劝说,显得有些无奈。 因为他也很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不是像历史中的那样无能。 就这样这对师徒一直在闹矛盾,已经持续了近两个多月。 从孙元化进入民政组时,就已经开始了。 见这师徒二人陷入僵持,一旁的袁可立笑着向孙元化摆了摆手,示意对方坐的离他俩远一些,暂时不用管他俩。 孙元化也要进行培训,便在不远处找了一个位子坐下。 随后他便朝着徐老头笑道:“子先兄,莫要生气,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太过执着......” “可是.......” 面对自己这位老友的劝说,徐老头仍然显得十分孩子气。 不等徐老头说完,袁可立打断他,继续说道:“子先兄,历史就是历史,已经过去,不要纠结了,” “正如你所说,现在新时代已经到来,你还有什么放不开的?” “更何况,你今天陪我来听课,不就是为了了解龙国人的管理方式吗?” 是的,委员会的第一节公共课,就是关于龙国的管理架构。 它包含了龙国的官职制度,以及所有管理部门的职权范围。 这些东西,是他们这些刚刚任职的大明人,必须要了解的东西,不然搞不清这些东西,他们没办法进行工作。 其实,今天徐老头来听课,不单单是应袁可立的要求,更多的是为了孙元化。 他知道龙国的管理方式与大明不同,可是官场就是官场,他害怕自己的学生再走回历史上的老路。 于是他便跟随袁可立来到培训课,了解一下龙国的官场结构。 是否如同对方所说的那样,以制度来管理人,而不是以人管理制度。 一节课下来,徐老头与袁可立听的如痴如醉,他们从没有想过,一种管理制度还能这么制定。 分工明确,管理规章合理清晰。 真是大开眼界。 不同于他们能听的懂,课上的其他人就听的比较懵了。 这些人中,只有极少数人有从政经验,更多人只是认识一些字,没有任何管理经验。 按照他们的固有印象,一个县城只需要一个县令几个小吏就能完成工作。 而在龙国这里,好家伙嘛! 一个个职权部门林立,管理的范围细到不能再细了。 据讲课的老师说法,这还是他们削减以后的组织架构。 如果真的按他们原先的架构,还不知道要增加多少部门。 确实,按照委员会的计划,考虑到现在每个县城的人数都很少,他们已经在尽最大努力消减或者合并一些没必要的部门了。 但就剩下的这些部门已经足以惊讶这些大明人。 下课后,已经是中午了。 袁可立与徐老头各自骑上小三轮,返回委员会食堂吃饭。 自从上次袁可立见过徐老头的小三轮后,心中一直痒痒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 第141章 徐光启的小三轮(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