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8部分 (第1/4页)

随便看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大庄把张正国叫到身边,拍着张正国的肩膀,以慈父似的力量捏了一把,说:“大庄叔帮你做了个决定。”

张正国疑惑地看着杨大庄,又期待又害怕听到这个决定。

“明天就跟着柱子哥去城里讨口饭吃吧。”杨大庄语重心长地说,“他是盖房的,会带着你张正国的。”

张正国发现刘柱子正盯眼望着自己,这个陌生的男人仿佛带着诡异而神秘的笑,又仿佛并没有笑。一时间他也说不上来眼前这个男人脸上的内容,只是这似是而非的脸让张正国感到濒临绝境的恐惧。

“你家房子快要塌了,出去闯闯,像柱子一样弄出个人样来。你信叔不?……叔信你。”

张正国注视着三十厘米之外的杨大庄,这个和自己一样高度的男人让张正国有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他的话让张正国全身上下温暖,像春天里和蔼的阳光。张正国不用仰面或者低头就可以平视这个男人的眼睛。这两只眼睛很小,但炯炯有神;而那张圆乎乎的脸却给人并不圆滑的感觉。他看到这个男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他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这种奇怪的感觉,或许就是要在沉默不语中去慢慢领悟它的温度。所以,张正国在他们的注视下点了点头,他不明白杨大庄口口声声的“前途”是什么,他还不具备规划人生道路的意识和能力,他从没有想过未来,对他而言,未来就是山外的天空,而这村子的大山已经挡住了他瞭望未来的视线。他甘心情愿对杨大庄五体投地的信服。

那一夜依然是那样的静。其实是张正国也不会想到,这是他在四沟村的最后一个晚上了。他睡在杨大庄家里,空旷的房间被悬挂在墙壁上的灯泡照得昏沉模糊,他不舍得关掉这只灯泡,一直欣赏着它那昏暗的*,因为从来就没有这样奢望过在自己睡觉的时候还可以梦寐以求亮着灯光。张正国不愿意在这美好的时刻去想些什么,他只是脸上一直挂着一种叫幸福的笑容,爱不释手。他只希望这样安静地去等待一个时刻,一个离开的时刻,一个结束也可以称作开始的时刻。没有矛盾与难以抉择,因为迷茫而就显得异常简单起来。

张正国听到了那一夜所有的动静与声响。他突然有了一种人之将死的感觉,身旁的一切事物都开始在心里美好起来了。张正国听到隔壁房间传来了杨大庄呼噜的声音,就格格笑了起来,张正国又想到了爷爷,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惆怅。

窗外已渐渐有了光亮,黎明就快要到来了。

张正国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才感到疲倦悄无声息夜袭了自己的眼睛。他合上了双眼的同时,满脑子的画面蜂拥而至,凌乱不堪。来不及整理过往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来不及让这些人事有条不紊地清晰播放。片断是那么快速地一闪而过,模糊不清,没有重播,没有回放,稍纵即逝。从未哭泣过的张正国有点想哭,形形色色的人开始陆续粉墨登场,爷爷、张麻子、刘慧芳,还有站在竹林里的紫月。他想抓住他们,可是手怎么地抬不起伸不出去。他发现自己失去了把握住一切东西的最原始的力量。那些人真正地离他而去,渐行渐远,画面褪色、淡去,随风而逝。张正国立在苍茫粗犷空无一切的大地上呼喊哭泣,十八年的泪水,流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黎明真正来临的时候,张正国流下了人生第一场泪,泪水无声无息漫过脸庞,像一场春雨,飘散在他十八年枯萎龟裂的土壤里,润物细无声。

之后,他被杨大庄叫醒,提着一个老旧的编织口袋,跟着杨大庄来到了村口。他看见黎明的曝光里有两个人和一辆马拉车正等在那里。他跳上了马车,和刘柱子背对背坐在马车的两边,一路上也没有说过半句话。

张正国侧过头去,看见马车在路上留下的车辙印子,车印正在一点一滴划出张正国离开四沟村的轨迹。杨大庄仍旧伫立在村口离别的地方,他那矮胖的身体离马拉车越来越远了,最终消失在一个转弯的路口。

马车的起点是杨大庄,终点是张正国,他们站在两端,被这条车辙印牢固地拴着。

山村才从夜里睡眼惺忪地醒过来,宁静极了,只有车轱辘发出吱嘎吱嘎声回荡在山间的小路上。赶车的叫王二狗,二狗子在专心地赶车,没有回头和他们说话,他只是四沟村一个每天早出晚归忙于赶车的哑巴。

望向一米之遥的远方(23)

一九九七年。沐浴在蒙蒙细雨中的华新街。

一九九七年。这是张正国离开四沟村的第五个年头。这一年,他来到了华新街。双庆市鳞次栉比的高楼与车水马龙的繁忙并未给初来乍到的张正国任

《望向一米之遥的远方》 第8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