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十四章 最终决定 (第1/2页)

霰雪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非洲是没有大白菜这种东西的,而事实上,大白菜这东西原产地就是在中国,这种东西在十九世纪后期从中国流传出去了,然后传到了Rb欧洲和美国等地。

大白菜这东西主要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贱,一个是产量高。

说它贱,是说这东西对于条件的要求不苛刻,几乎哪里都可以种,而且他的产量高的离谱,种一分地的大白菜,就够一个七口之家一整个冬天的蔬菜消耗了,而北方因为冬天的原因,所以一直是没有什么绿色的蔬菜可以吃的,所以到了冬天,几乎挨家挨户都会用地窖储藏大白菜,而这东西不仅对生长条件没有太苛刻的要求,而且还很容易保存,一个冬天下来只要地窖保持干燥,不被冻坏,它就不会烂,顶多是缩水一两圈。

而因为这两个特点,所以大量的大白菜吃不完,结果就便宜了一种动物,没错,那就是猪!

养过猪的人都知道猪的饭量那是真的大,古代可不想现代,现代养猪不仅用糠和饲料,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提供一些粗粮,但是古代,人们自己都吃不够,更别说是给猪粮食吃了,就算是糠这种东西,古代也是有些吃不上饭的人会要的,还轮不到猪来吃!

在古代,粮食甚至是糟糠都不会给猪吃,但是人要吃肉,猪要长个,不吃东西可不行,于是古代的猪大部分都是散养的,让它们出去自己拱草根吃,而这样一来,猪的活动量比较大,加上食物并不多,所以它们都长得比较瘦,现代的这种大花猪,和各种肉猪古代都没有的话,古代的猪体型较小,肉不多,肥肉少,瘦肉多,所以古代江湖好汉们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这里的肉是指的肥肉。

但是在白菜推广了之后,大家发现这种东西的产量实在是太恐怖了,以至于就算是他们使劲吃,也根本吃不完,吃不完怎么办?辛辛苦苦种了一场,总不能让它们在地里面烂掉吧!

于是,多出来的白菜被人拿来了喂猪,原因很简单,白菜的产量高,猪的饭量大,取长补短,刚刚好。

于是猪的好日子就来了,大量的白菜被打发给了猪,猪也不用自己每天辛辛苦苦的出去找吃的了,所以它们便吃了喝,喝了吃,逐渐变得肥头大耳,然后,就到了过年了,接着就没有然后了。

大白菜的产量高,价格昂贵,在非洲非常的紧俏,这一点林全在工地上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而张川也对这一点感同身受,所以对于林全的这个建议,他并没有反对,只是他考虑到大白菜这种恐怖的产量,难道要一百亩地全部都用来种植大白菜吗?

那岂不是一次就能出产500吨大白菜?

五百吨大白菜可不是个小数目,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么多的大白菜一下子涌入了市场,那真的是让白菜立刻就会跌回白菜的价位了,所以东西太多,反而是不好,因为这样会降低利润。

“种大白菜是可以,但是不能种多,即便我们距离达累斯萨拉姆不是很远,距离首都多多马也不远,但是坦桑利亚的中国工人的数量有限,几十万工人一天虽然能消灭上百吨的白菜,但是他们不可能每天都吃大白菜,而为了维持大白菜在这边的高价,我们不能让它流入市场太多!”

不得不说,张川的考虑是很正确的,虽然中国工人在坦桑利亚的数量是不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工人都会从他们这边买菜,他们能够把东西卖给一半的人,那就已经非常的了不起了。

而大白菜味道其实并不是很好,这东西含水量高,在国内就是白菜价,在这里因为数量稀少,很难买到,所以才会卖出高价,但是如果张川他们在这边开办农场成功了,然后赚到了钱,难保不会引起别人的眼红,到时候像大白菜这种简单容易种的蔬菜,很可能真的会普遍起来了,所以赚钱很重要,但是低调也很重要。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只种一半的大白菜,然后再种一点别的东西!”

林全无奈,只能放弃之前的想法了,他们目前的问题是市场没有完全开拓好,像现在,他们都是凭借张川的关系,才取得了那些订单,但是这些订单其实都不牢固,属于那种人情帐,今天说好了采购,到了明天,就有可能会变了,而且其他人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给这些公司供货,所以如果能够改变这种供销的方式,跟他们签订稳定的协定的话,那情况就要好很多了。

“这很难,他们在这边的时间不会很长,工人们也不会呆很长的时间,所以一般都不会跟我们签订合同,因为他们只要工程已完成,就随时可能会撤走,或者是跑到另外的一个地方去。”

张川摇了摇头,这方

《我的农场在非洲》 第十四章 最终决定(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