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击水三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场哄闹会议,直扑演台。梁启超神情镇定,面色不改,口不辍演。“张继驰诣坛上,政闻社员持几格之,金明自后口其肩,格者僵,继得上。”诘问犬养毅“何故附会立宪”,犬养毅登台作酬应立宪语“###或革命,或立宪,任人为之,在速行耳。” 会场一片混乱。不久,日本当地警长率警卒数十人到场制止了这场混战,决定依法律来解决此事。梁启超深恐引起争端,有损国人尊严,便从大局出发,向警方解释纷扰纯属“本会中人偶起争论之故,既非他党来袭,亦未毁物殴人”,日警唯唯而退。
政闻社社社长一名,暂时空缺。另外设总务委员一人,常务委员两人,分别由马良、徐佛苏及麦孟华担任,实际工作仍由梁启超负责。马良,毕业于法国大学,邃于哲理法政诸学,并旁通拉丁、罗马、英德诸国文字。是年七十高龄,但仍然精力旺盛,身体康健,“冒万里风波之险,专为吾社员全体及中国前途”来到日本,为国民奔波。马良到后,到处演说,政闻社气势盛极一时。
10月,政闻社机关刊物《政论》创刊于上海,蒋观云为主编。该报第一号发表了《政闻社设月》、《政闻社社员简章》、《政闻社职员名籍》各篇,讲解政闻社机构,明确会员义务与权利,详述了政闻社成立的原因。最后,梁启超在宣言书中提出了报社所持主义:
一、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
二、厘定法律,巩固司法权之独立;
三、确立地方自治,正中央地方之权限;
四、慎重外交,保持对等权利。
政闻社正式成立后,大批社员陆续前往各地活动,联络发展社员,掀起了速开国会的请愿浪潮。
这年10月,原礼部尚书、李惠仙之兄李端棻逝世,梁启超悲戚不已,次年撰写墓志铭一篇以酬谢这位开明绅士、赏识自己的伯乐。
这年冬天,梁启超隐居在“双涛园”,漫步于大自然之间,思索天地风云。置身于松林飘雪中,浮想联翩,无尽的感想夹杂着自己的抱负融成了感怀诗两首:
腊不尽二日感怀
泪眼看云又一年,倚楼何事不凄然。独无兄弟将谁慰,长负君亲只自怜。天远一身成老大,酒醒满目是山川。上离念远何时已,捧土区区塞逝川。
其夕大风雨彻夜不寐重有感
三十年前心上事,为谁千转入中肠。学裁春胜同依姊,泥所年糕各唤娘。此日天涯空涕泪,他年夜雨莫思量。却缘诗梦翻无寐,送我何由致汝旁。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国会请愿运动
1908年2月,政闻社本部从东京迁往上海,开始了新一轮的运动。同时,该社在沪召开招待会,宴请沪上学界,报告政闻社宗旨和成立经过,马良、徐佛苏成为政闻社在沪的主要代表,社务迅速展开并不断发展壮大。
此时,日本轮船二辰丸私运军火被粤督扣留,中日之间引起争端,日本强烈要求清廷对此作出表示,赔偿损失。这本是一种变相侵略中国的行动,在日本政府的诬辩下却成为了中国的侵权行为,使得国民气愤异常。随后,政闻社专门致电粤督:“粤督大人钧鉴,辰丸事公据约捕收,薄海称快,东报虽强辩,亦认捕船地为我领海,不力争将领海变公海,且失国家自卫权,岂始终坚持。”强烈要求清廷能够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不久,上海两广同乡会召开特别大会,商讨二辰丸私运军火问题,政闻社徐佛苏、范秉钧代表全社人员参加会议,并发表讲话,演说应对方法。然而尽管各界不断活动,结果仍是由中国赔款赔偿损失了事。一时,国内抗议运动顿时激烈起来。
当然,政闻社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必然会引起了一些人的仇视。在政党方面,作为竞争对手,革命派与宪政公会十分嫉妒该社的发展壮大。这年,革命派不断发动起义,力谋推翻清朝统治,创立民国,同时也是对立宪派轰轰烈烈运动的挑战。而在清廷,戊戌变法的叛徒袁世凯成为政闻社的最强硬对手。他一边招致人才,一边贿赂清廷实权人物,一切目标都指向了政闻社。当时清皇族奕歆为清廷实权人物,袁世凯皆尽所能,最终得以成为他的亲信,并开始加大打击立宪派在朝官员。同时,他力促张之洞奏请慈禧太后举发梁党乱政密谋,解散政闻社,通缉首犯梁启超。对于袁世凯的挑衅,政闻社积极在朝中安置人手,网罗人才,以积极的请愿运动相以回应,引发了速开国会请愿热潮。
当时,由于国内资产阶级力量的不足和政闻社内部的一些原因,政闻社内部一部分人提倡缓进
《梁启超传记》 第1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