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部分 (第1/4页)
吻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承恩智商值不低,他是旁观者清,认为“南明”、大明的实力对比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有必要断了陛下跟南王争天下的念头,果断泄密。
曹化淳真的是认为陛下已经龙驭宾天才放弃辅佐太子选择力劝南王登基,目的就是打败闯贼替主伸冤,可是弄巧成拙,自己公然劝说群臣的嘴脸被死而复生皇上看到了。
伴君如伴虎,崇祯的性格曹化淳最清楚,自己的行为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即便大明能够东山再起,他曹化淳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于是乎,曹化淳当着文武百官讲述了崇祯皇帝已经多次化妆成一位“南明”武官在这个宴会厅微服私访,连当时崇祯坐的位置都指给大家看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文武百官都知道皇上秉性,这些年被杀头抄家的封疆大吏何其多也?自己参与劝进的讨论是否落入皇上眼睛,谁都不能确定。
现在怎么办?很快绝大多数大臣有了决断,别妄想着左右逢源做骑墙派了,一条道走到黑吧!不把南王送上皇位决不罢休。
不久王承恩公然出现了,他传达皇上口谕,明天在南王府邸前厅召见在黄家湾岛的大明正四品以上文官武将。
王承恩刚刚离开,宴会厅就嘈杂起来,都在猜测天子召见意欲何为?
吴襄不失时机站起来大声道:“诸公莫要迟疑,明天是个好机会,本爵决定当面跪求陛下禅让皇位于南王,有愿意一同死谏的莫失良机!”
梁廷栋马上附和道:“为大明江山社稷,老夫万死不辞!”
张凤翼大声道:“南王坐拥天下方能海清河晏,老夫义不容辞!”
王朴、唐通、徐文爵、邱名仰等等文武和勋贵都纷纷表态一同跪谏,人数超过总数的八成。
张之极没有表态,他一直在往人后躲,很明显群臣这架势跟逼宫差不多,他应该支持还是反对?
张之极真的很为难,英国公家享受国恩二百余年,一直对朱明皇室忠心耿耿,他也被崇祯皇帝信任和重用。
要是其他人胆敢谋夺大明江山,张之极一定跟他不死不休,可是自己的妹夫要成为大明皇帝他就没了决断。
张之极内心里也欣赏妹夫的治国理念,觉得“南明”的老百姓确实比大明子民富裕太多,可是传统思想作祟,张之极没法成为公开逼宫之臣。
思前想后,张之极决定做缩头鸟,明天就躲进前几年在黄家湾岛购买的别院不露面,相当于投弃权票。
想法类似于张之极的大有人在,不参与的文武都是拉不下脸逼宫之人,他们都称病不出。
第八百三十四章:崇祯的心在颤抖
第二天来觐见崇祯的大明文武泾渭分明,除了以倪元璐为首的几十位保皇党,就是以吴襄为首的几大百逼宫派,骑墙派都躲了。
黄家湾岛的王府议事厅面积虽然不小也容不下一千多文官武将,许多品级低的文武进不去只能在门外站立。
时隔一个多月,崇祯的心态大不相同,他已经通过旁观得知大明文武基本上都决定投奔南王,他们美其名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善莫大焉。
如同紫禁城朝会般,群臣施礼后分文武站立,吴襄率先发难,公然提出请崇祯禅让皇位给南王,他唾沫横飞把当今形势和利害得失分析得头头是道。
然后就是煽情表演,吴襄流着泪第一个跪下,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绝,还有为了天下苍生不计较个人名节的高大上。
紧接着梁廷栋、张凤翼、王仆、唐通……,最后黑压压厅里、厅外跪了一地,依旧站着的文武只有四十几人,可能不到总人数的百分之五。
人心向背昭然若揭,这一刻崇祯的心在颤抖,知道大明文武会改弦易辙,只是没想到人数占比如此之高。
怨这些文武见异思迁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细想自己执政十七年也确实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恩德于官宦、军民,现在落魄得寄人篱下当然会被抛弃,爱面子的崇祯觉得无地自容。
倪元璐、范景文等等大臣怒不可遏,他们当场大骂逼宫诸臣,一个个趾高气昂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大有以天下安危为己任,不骂死奸臣誓不休的豪迈。
吴襄、王朴、梁廷栋等等都忍这些喜欢高谈阔论事到临头束手无策的大臣许久了,被骂得老羞成怒,再也忍不住心底的火气动起手来。
临时朝堂顿时变成了演武场,一时间鞋子乱飞、帽子乱舞乱糟糟不成体统。
吴襄、王朴等等都是武将出身,一直被这些两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36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