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天启五年九月 (第1/1页)
溜溜的兔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允爵回到外城,告诉自家妹子还没有找到,大小姐要强的脾气哪能受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 但她很聪明,马上想到锦衣卫找人有一个漏洞,不会去勋贵家里找。 那她就自己去勋贵家里找找,反正勋贵家家都是亲戚,就算毫无所获,至少可以排除几家。 她是女人,可以把府邸参观一个遍,先从同宗的定国公家开始,京城核心公侯一个都跑不了。 躲藏到国公府的林威,当然不知道徐允晴找到正确的寻找办法,但知道也不用担心。 因为英国公是个鳏夫,儿媳因张之极提督神机营,常驻军营旁边的外庄,府里没人能与徐允晴身份对位,自然也没人招待她,等她轮到张府,可能该过年了。 张维贤想让林威磨磨性子,有点想当然,林大爷在国公府可以随时要到想看的书,身边还有两位娇妻陪伴,宅男梦寐以求的日子,性子怎么样不知道,常年住下去,绝对是个成功的农夫。 三人日夜相处,苏秀秀与秦悦明又都是练武的性子,度过一开始的不适,只剩下齐人之福。 林威知道他们把自己当做‘筹码’,安心住下来,比比看谁沉不住气。 唯一的疑惑是,不知道这群人算计关老头做什么,也可能师父掌握万历皇帝的隐秘。 …… 不知不觉,京城的树木除了松柏,都变成了光秃秃的枝丫。 英国公不回家,这些阴人背后的阴人,也是真的苟。 这年头京城四季分明,小冰期冬天来的特别早,农历九月二十之前,已经下了两场雪。 林威消失越久,英国公越无法‘安心’回家,一个月后大伙都等不下去了。躲藏‘技术’高超是小事,他若出了意外呢?最低损失,也会失去一件大杀器带来的武力。 林耀早被折腾的麻木了、勋贵也泄气了、皇帝也问了两句,听说暗卫的骆家、武清侯也派人在找。 越找不到越急,从一开始的火冒三丈,到后来的提心吊胆、再到垂头丧气,又到疑神疑鬼,最后筋疲力竭,大伙终于抛弃内心的算计,准备与林威好好‘谈心’。 九月二十日,帝师孙承宗终于不堪忍受阉党每日弹劾‘羞辱’,上奏称病请辞。 三请三辞是应有的政治行为,缺少这个过程,就是皇家对孙承宗的羞辱,隔天皇帝细数帝师功绩,好言安抚一番。 九月二十四日,孙承宗第二份请辞奏折入京,隔天皇帝再次派使者安抚。 走程序期间,不影响中枢对辽西的安排,朝廷已开始讨论辽东经略的新人选,阉党暂时都在‘自谦’。 九月二十七日,孙承宗第三份请辞奏折入京,皇帝终于‘乾坤决断’允许帝师致仕。 这下可以廷推辽东经略了,与后人想象的不同,高第虽然是阉党,但他已经致仕,并不在朝堂,北直隶滦州人,老家就在京城附近,于是顺利常驻京城,想靠魏忠贤起复做部堂。 九千岁早就相中这个背锅侠了,立刻把他举荐给皇帝,天启召见后,当即下令起复任兵部尚书。 高第狂喜,可惜上任还没找到朝堂位置,皇帝意欲由兵部尚书出镇辽东,接替帝师任辽东经略。 吧唧~ 高第差点被吓死,从志得意满到诚惶诚恐,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承认自己才能不足,无法胜任辽东经略。 皇帝连见都未见,魏忠贤也不知如何‘安慰’这个狗腿子,嚷嚷两天高第闭嘴了,但又说辽西缺兵缺饷,他独自一人无法上任,请朝廷拔饷拔兵。 呃~ 就算所有人觉得恶心,高第说的也是常识,大明外镇总督经略都得带饷银上任,这是惯例。 于是皇帝令内阁筹集十万饷银,二十万石粮草给高第,同时令辽西帝师暂留,交接后方可离开。 朝廷哪有多余的饷银,税赋连发俸都不够,高第顿时松了口气,这件事就算卡住了。 但十月初五,后军都督府掌印大都督、提督京营大都督、大明朝武勋旗帜、世袭英国公张维贤上奏,蓟辽为京师屏障,辽东连年靡费海量钱粮,战力一落再落,后军都督府直管蓟辽,有必要派钦差使者到两镇巡视,查抄贪墨、严肃军纪、增强战力。 皇帝同意了,十月初六下旨,令后军都督府镇抚使林威带二百锦衣亲军巡视蓟辽、整肃军纪。 林威这个名字出现的如此突兀,镇抚使不在官阶序列中,天下镇抚使多的很,都督府的镇抚使,至少是个二品都督佥事,他的本衙上官只有左右都督和掌印都督。 二品听起来很吓人,文官却不削一晒,无数人的后代都有这个荫恩官,就是个闲职,带二百亲军,谁尿你一个镇抚使。 但他们想错了,三个月后,这位镇抚使的诨名将天下皆知。 ………… 注:扫个盲。 镇抚的权力是掌军纪、法纪,现代理解就是军事法庭法官。 镇抚使不是锦衣卫特有的官职,明朝每个卫所都有镇抚使。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 第71章 天启五年九月(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