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53部分 (第1/4页)

指环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闻言一惊,抬头见他的神色自若,这才放下心来。他顿了顿,续道:“幸有新晋太医韦互在侧认出毒物,才免一祸。韦互自承他辨认毒物之能是你所授,其才能远逊于师,举荐你随侍御驾,你可愿意。”

我被他这虽然冷淡疏离,但却十分客气的口气弄得摸不着头脑,怔了怔,问道:“太医署能辨认毒物的能人不少,陛下何不让他们轮值?”

“他们是外臣,不能日夜随驾。”

“陛下是要我日夜随驾?”

“你不愿意?”

我哑口无言——他完全不记得以前的事,用人当然是用其所长,我若拒绝,岂不是太显突兀?况且目前政局不稳,投毒行刺他的事肯定不会一两次便消停,若真有疏忽,可怎么得了?

日日夜夜的面对着所爱所思,但他却已将自己遗忘的人,是何等的困难?那些曾经随驾南巡的内侍,在我远留南州时,会因为身份限制的原因不敢在天子面前提起我的消息,若是他们陡然看见我出现在他面前,怎能不露出破绽?

方寸间千回万转,拒绝或答允的话却始终没说出来,倒是他静了静,便随意的一挥手,道:“既非不愿意,那你便去吧!却非殿后寝该如何摆设安置方能避免毒物侵入,你去查一遍,以后朕的饮食起居需要防备之处,你都要留神。”

我没说愿意,推测意愿就该是我不愿意吧?怎的他却得出这么个结论来?我微微一愕:六年不见,也许是他权威日重,惯于乾纲独断的原因,他不容人拒绝的强势倒增长了不少。

我暗叹一声,俯首道:“臣遵旨。”

两枚国玺到手后,齐略便开始正式设立洛阳朝廷,召集忠臣良将东投,传令南州崔骏、张典;豫州伍加、谢源;司州孟魁;扬州谭吉从四面推压,正式对楚国用兵。

本来各郡各县的令长多少已经收到了长安大变的风声,正自惴惴,但得了对楚用兵的命令,都将精力集中到转运粮草兵械支持,无暇他顾。齐略轻轻巧巧的一着,便将政治焦点调换了,把他自登基以来所遇的最大危机以及丑闻掩了过去。

齐略定下对楚的方略以后,立即召见严极,给了他一道东西两宫印玺并用的诏书,代替虎符,让他回北疆去,随机征召幽州、并州的郡兵,守护北疆,救援宋苑。

北疆是抵御游牧民族的门户,其重要性在齐略眼里,却比楚国更甚,严极走之前他再三叮嘱:“北疆断不能乱,你北归以后,首要之事是整顿武备,防匈奴和鲜卑南下,却不必急着清算谭骧是否有异心。前将军宋苑所帅乃是北疆的百战精兵,不能不救,但如何救援,你要多加斟酌,切不能急切出兵,自乱阵脚。”

“臣明白。”

齐略沉吟片刻,又道:“南匈奴与中原对峙数百年,锋芒早尽,笼络得宜完全能驱使他们为我朝对付鲜卑。你去北疆,如果情势太急,可以酌情联合匈奴共击鲜卑。朕不仅给予你对南匈奴的便宜行事之权,还给你一个特令:你可以在北疆开几个关口作为奴隶市场,大量向外族购买奴隶。有一万便要一万,有十万便要十万,有百万买百万。只要那些奴隶不是我大汉子民,你只管买,却不用管售卖者是采用何种手段取得奴隶。”

我听到这个命令,不禁吸了口凉气。鲜卑到现在人口也不过一百多万,如果严极在边关大肆高价购买鲜卑籍的奴隶,一年买上两三万,买个三五年,就是不动兵,那些被丰厚利润刺激的猎奴者,也能把鲜卑弄得内里空虚不少。真要是长期购买下去,鲜卑是不打也要垮了。

严极大喜,但算了算又一怔:“用钱买鲜卑的命好固然是好,但长久下去,国库恐怕支撑不起,奴隶也用不了那么多。”

“国库支撑不起,但这天下想买奴隶的商人多的是!我大汉地广,只愁没有足够的奴隶垦荒开野,却不怕用不了。”

严极经历一次救驾风波,虽然不曾得侯,但却得到了天子的信任与赏识,在起程北去的时候,天子赐剑表彰,亲自送他出城,一时风光无限。

在北疆和楚国的战局大略都安排好后,齐略才开始着手收拾长安城的乱局。

我以前在宫里的时候,还和老师三小一起生活,每日接触自己喜爱的医药工作,并不觉得宫里的生活有什么难过的。可现在我在这宫里没有亲友,连荆佩林环那样的故识都见不到,又不能像以前那样精研医药,生活重心骤然失去,登时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一开始我还能站在却非殿外,假想是刺客将会从哪里用哪种方法行刺,以整顿防御破绽为乐,但随着防御系统越建

《凤还巢 张晚知》 第5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