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2部分 (第1/4页)

精灵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方人,一时感激不尽,千恩万谢,连连不住地向他鞠躬作揖:“谢谢大哥,谢谢大哥。你可真是个大好人哪。好人必有好报,上天一定会保佑你一家安泰,多子多福的。”牛保民面对眼前此情此景,这会儿倒觉着事情有点儿滑稽可笑了,心想:“你这人,那么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还能不住地叫我这么大一点儿个年轻小伙子叫大哥呢?”这个理儿还没容他想通,当他正打算把手里的那另外半个馍放回到褡裢里,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只见有一个小伙子难民,学着这个老汉难民的样儿,冲着他走上前来,神色可怜兮兮而且还略带点羞赧地叫他道:“大叔,可怜可怜穷人,给我也打发一点儿吧!”牛保民顿时觉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比刚才那个老头儿更差劲儿:“我比你才能大几岁,你竟然把我就叫起‘叔’来了?这些河南、安徽来的逃难人真是好怪啊,有没有把辈份搞错呢?”然而他转念一想,“反正自己手里还有刚才给那老头馍时所剩的这半个馍呢……”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就把手里的这半个馍又给了这个青年人。

谁知道“善门好开,善门难闭”。牛保民这一给可不得了啦,给自己惹来了大麻烦。四面的难民乞丐们一看,今天从哪儿来的这个人,怎么出手这么大方?竟然给难民馍时,就半个、半个地给?在潼关多少天了,从来还都没遇见过这么一个慷慨大方、解囊施舍的人呢。于是叫花子们就像一群寒鸦似的,“哄”一下子围了上来。这些人不由牛保民分说,拉住扯住牛保民,嘴里只管“伯伯”、“爷爷”地一气乱叫,吵得牛保民一时应付不暇,手忙脚乱地慌了神。他紧紧地用手捂住自己的褡裢口,再也不敢轻易地掏馍给这些难民们吃了。是不是那些难民们已经觉察牛保民这人好人好对付了,一看给他好说讨要,他还磨磨蹭蹭的,不爽快给,于是一齐挤了上来,毫不客气地你扯一把、我拉一下,硬从牛保民的褡裢里就往外掏起馍来。牛保民这下可真着急了,他一手牢牢地牵着他那匹淡红马,不敢松手,另一只手紧按着褡裢的口儿,无可奈何地不住喊叫起来:“没见过你们这些人,怎么能这样不讲理呢?这岂不是硬抢人东西吗?”

俗话说:饥寒生贼盗。这会儿,这些已经饿了好几天,都没能吃得上多少东西,早已饿急眼了的难民们哪里还理他这一套,还管什么讲理不讲理,是抢不是抢的呢?在他们来说,现在只有一句话才是硬道理,那就是“有吃的就能活命”。“抢到手的东西吃了也能止住肚子饥,有什么不可以呢?管它什么去!”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只见一个抢得特别欢实的青年乞丐,一手强扳着牛保民的肩膀,另一只手猛地一下子就伸进了牛保民褡裢后边那头的口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噌”的一下子就抓出了一个囫囵馍。由于这一下子他用力过大、过猛,竟然把牛保民褡裢后边的那一头儿给强撕开了一道半尺多长的口子。这一下可把牛保民真的给气恼了,他不顾一切地伸手去抓这个抢馍吃的乞丐。这乞丐见势不妙,急忙扭头撒腿就跑。可是因为街上的人这时太多,挤得摩肩接踵,密密匝匝的,他根本就跑不开,更不要说这个乞丐已经都饿了好几天了,身上根本也就没有一丝劲儿,一跑起来腿软得就像踩在棉花上了,哪里能跑得动?他没能跑得出几步远,就被怒而不息的牛保民从后面给追上,抓住了他的衣领。那乞丐扭头一看,现在跑是跑不掉的了,但是已经到手的那个囫囵蒸馍是绝对不能再让牛保民给要了回去的。于是瞬息间他情急智生,咳了一下,从嘴里就吐出了一口又黄又稠的臭痰,“呸”地啐在了那个馍上,并且用嘴把吐在馍上的那口臭痰还来回地抹了一抹,一下子抹得满馍都是痰。牛保民一看,觉着实在恶心,气愤不过,一伸手就“啪”地一下,打了这个青年乞丐一记耳光。然而这个乞丐对此并不恼怒,反而冲着牛保民只是笑,还不停地在做鬼脸,看样子似乎是很得意。可能在乞丐的眼里,这会儿活命才是第一要着,不管采用什么手段,只要能弄到吃的,止住肚子里难以忍受的饥饿,这才是真本事—他认为在和牛保民的这一场较量中自己赢了。

气急败坏的牛保民这会儿实在拿这些人没办法,也只得就此罢手。可是他这时才猛醒过来,自己刚才只顾追赶了抢馍的那个乞丐,却没顾上,不知啥时候肩上的那褡裢已经被难民们你抓我抢,给弄得不见了。其实他那褡裢早已在他忙着追赶抢他馍的那个年青乞丐时,混乱中被一群乞丐从他的肩上七手八脚地拽了下来。这群饥饿难忍的乞丐乱抢乱夺,把他褡裢里来时所带的那几个对面馍抢夺一空了不消说,还把他那一个完好的八成新褡裢给撕了个稀巴烂。等他再次来到他原来的地方时,他那破烂不堪的

《庙东轶事 作者:垂钓老人》 第2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