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从三皇五帝到夏末 (第1/2页)

七分蜀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什么说皇帝是我们共同的祖先?黄帝仅仅是小部落有熊氏的首领,但他却打败了炎帝,结束了神农氏在中原一带的统治地位,后来他又联合炎帝擒杀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下共主。皇帝有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 皇帝死后,长子玄嚣继位,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世称少昊,玄嚣的儿子叫蟜(jiao),但在玄嚣之后,继位的却不是蟜,而是他的侄子,昌意的儿子颛顼(zhuanxu),颛顼打败共工,改革宗教,前承炎黄,后起尧舜,奠定了华夏族的根基,史称颛顼大帝。 颛顼有两个儿子,穷蝉和鲧(gun),但继位者却是他的堂侄蟜的儿子帝喾{diku},帝喾以仁德治天下,深受拥戴,他有四个儿子,挚(zhi)、弃、契(xie)和尧,帝喾死后,传位于长子挚,但却被更得人心的弟弟尧推翻,尧在位时间很长,晚年禅让于舜,而舜就是穷蝉的五世孙,有虞氏的部落首领。 我们一般将黄帝、颛顼、地库、尧、舜合称为五帝,舜在晚年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而禹既是鲧的儿子,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400多年后,夏朝被商朝取代,而开国君主商汤就是契的13世孙,500多年后,商朝又被周朝取代,而周文王姬昌就是弃的直系后裔,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上古三代的帝王全部出自黄帝一脉。 夏朝源自颛顼系,而商周则源自帝喾系,今天中国的大多数姓氏都来源于西周时期分封到全国各地的同姓诸侯国,因此,中国其实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家族,那就是“黄帝家族” 黄帝的内心:都平身吧,孩子们(?>?<?) 禹是夏后氏的部落首领,姓姒名文命,在13年的治水生涯中树立起了无与伦比的威信,继而接受舜的禅让,成为天下共主,所以又被称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他与尧、舜和皋陶并称为上古四圣,禹之前的时代,包括三皇五帝时期,被统称为原始社会,禹之后,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禹在晚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都城在阳城,时间约为公元前2070年。 注:三皇的人选有好多版本,其中有:黄帝、炎帝、神农、伏羲等等,这里就不专门讲解了,大家当做神话故事吧。 早年在治水的过程中,禹的足迹曾遍布华夏各地,靠着对各处山川地理、河流湖泊的熟悉,禹将天下划定为九个州,即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凉州、雍州、冀州和兖州,禹用各州进贡的金属铸造了九尊大鼎,作为九州一统的象征,各地诸侯来都城觐见时,都要向九鼎朝拜。 禹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组织形态,创造出了国家这一新型的概念,他以崇高的威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华夏各民族共同的领袖,禹在位十年后,于巡狩的途中病逝于会稽山。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杀死了竞争对手,东夷族的首领伯益而成功继位,强大的部落有扈(hu)氏以启违背禹的意念,破坏部落联合选举的体制为由,公开反叛,启亲率大军征讨,在甘击败了有扈氏的部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开启了漫长的世袭制家天下的时代起,启在位时在称呼上做了一些改动,规定夏朝的统治者生前称“后”,死后称“帝”或者“王”。 例如夏启在位时,大臣们称其为后启,他去世后,大臣们则要改成王启或帝启,其有五个儿子,太康、元康、伯康、中康和武观,启晚年时,小儿子武观因觊觎王位而发动叛乱,但遭镇压,武观被流放。 启去世后,长子太康顺利继位,太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明确记载的昏君,他沉迷游猎,不理政事,连都城斟鄩(zhenxun)也被有穷氏的部落首领羿趁机攻占,太康在外流亡而死,史称太康失国。 太康被放逐后,羿便将太康的弟弟中康扶上了后位,但中康仅仅是一个傀儡之君,夏朝的实际统治者仍是羿,中康死后,其子相继位,但随即便被羿驱逐到了斟鄩氏和斟灌氏的领地。 羿窃国成功登上后位,史称后羿(不是射日的那个,那个叫大羿,是巫族的一个大巫。),夏朝成为流亡政权,后羿在登基之后,也像当年的太康一样,沉迷狩猎,不理政事,造成了其养子寒浞(zhuo)的势力不断壮大,几年后,寒浞便袭杀了后羿,自立为后,改国号为寒。 寒浞派兵剿灭了拥立夏朝的诸侯,斟鄩氏和斟灌氏,并将已迁至帝丘的夏后相和他的族人全部杀死,仅仅传承五代的夏王朝宣告灭亡,当时相的家人尽遭杀戮,只有妻子后缗(min)从墙洞中只身逃走,回到了娘家有仍氏。 此事并未引起寒浞的重视,但此时的后缗已有孕在身,她不久便生下了相的遗腹子少康,少康又名杜康,他长大后,先是在外祖父有仍氏首领的安排下,做了主管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从三皇五帝到夏末(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