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崔东诚卒,没必要心慈手软 (第1/2页)
黑土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哎哟不错,这说得挺好,姜海在旁点头暗叹。 他不知道杨弘晋早就想试一试这东西。 之前在越州城看姜海给人演讲,杨弘晋就已经跃跃欲试了。 甚至还想过如果自己上的话,该说些什么东西。 这边杨弘晋正开始跟守城的士兵说这事情的原委,以及停止这无所谓的战争,不追究其责任的话。 城墙上的崔东诚,眼珠子转了转。 走后了几步,拿过一士兵手上的长枪。 他在计算着距离,察觉到姜海他们的热气球,距离虽然弓箭射不到。 但是,以他的武艺,他能一枪飞过去扎中。 这距离刚刚好,虽然要打人不容易,但是,要把气球射破,还真不难。 崔东诚眼里闪过狠厉之色,嘴角挂起一丝异样的笑容。 他以为他的动作很自然,应该不会被发现,只要把气球扎破,上头两人摔没了,那这战说不定还有转机。 一思及此,他毫不犹豫的握起长枪,往后弓起身子,做出一个要投掷的动作。 就要来两步助跑,跟投标枪一样的投掷长枪。 就在他动作刚成型的时候,砰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直接飞来,击中他的头颅。 整个身子都往后倒下,死的不能再死了。 场面有些不好描述,反正旁边的将士都被吓的脸色煞白。 宣王也好不到哪儿去,见崔东诚倒下,他也条件反射的蹲身避险。 原来在姜海与杨弘晋准备靠近城墙,坐上热气球给守军讲道理的时候。 秦百派出的狙击小队,就跟随上前了不少,架枪关注着城墙上的一举一动。 崔东诚以为自己耍滑头,结果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他的一举一动,早在这群枪手的监视之中。 只是没见过倍镜,没学过辅助瞄准的武技,无法理解那队人在做什么而已。 一个小小的插曲,就这样发生了。 不过没造成任何影响,甚至说,反倒帮了姜海他们一波。 姜海见此,示意杨弘晋拿这事情做做文章。 杨弘晋心领神会,开口道, “看到没有,不用做无所谓的挣扎了,没用的。 将士们,时代变了。 好好想想吧,现在回头还来得及,本王承诺绝对作数。 今日落日之前,出城投诚的,一律不予论罪。 执迷不悟的,格杀无论。” 最后两句,杨弘晋说的气势十足,颇有点帝王之风。 姜海忍不住给他拍手称好,要说这当皇帝给天下人打工,还得是你们杨家人,专业对口。 演讲结束后,姜海跟杨弘晋回到地面。接下来也就只能等了。 看都城的守军被这顿恐吓加杨弘晋的承诺,能不能奏效。 现在没有了城门,守军将领想阻止士兵出城也没办法。 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城头射杀出城投降的士兵。 但是,杨弘晋刚才的话语中已经说过,保证不让城墙上的弓箭手有动手的机会。 只要刚拉弓,崔东诚就是例子,一个字,死。 这么强势的劝降,他们也是从未见过。 不过这无疑给了守军普通将士很大的信心,可以投降免罪。 果不其然。 下午时分,陆陆续续的便有守军出来投降。 先是三三两两,趁机骑马冲出来的。 后面便有成群结队的步卒,跑出来。 城墙上的宣王,想下令射杀,结果头盔直接被打飞。 这还是杨弘晋让人手下留情,虽然宣王也是杨弘业一伙的,但始终没有参加皇宫的刺杀行动。 杨弘晋没想杀他,即便再怎么样,也唤过一声皇叔。 对此,姜海无所谓,杨家人的事,等杨弘晋自己去解决。 即便不杀宣王,宣王以后也好不到哪儿去,最好的结局或许就是一直软禁。 至于会不会让他进牢房,那是杨弘晋去决定就好。 自守军开始出城投降,姜海就已经在考虑什么时候回南疆新城了。 这一趟给大荣换血,花了他一年时间,这是多么宝贵。 都城的情况,就在日落之前解决,没有意外。 在南城门这边放完最后通牒,也就通知到东西两门,也准备接受降军。 起先投降的人不多,后面的见出城投降的都没有被怎么着。 便越来越多人选择投降,特别是在大半守军都走了之后。 剩下的人,心里慌得,再不走等日落,怕要被轰成渣渣。 到后来,几乎是蜂拥而出。 降军全接收完,离日落还有一段时间。 城门之上,就剩宣王带着亲卫,呆愣愣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面露颓色,他淡淡开口道, “你们也下去吧,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亲卫们都没动,这些人跟着他驻守北境边疆多年,感情深厚,忠心是有的。 宣王苦笑,事情闹到如此地步,也是在他的预料之外。 他之所以会想辅佐杨弘业,也是因为看不惯老皇帝的碌碌无为。 想着杨弘业有野心,有手段,或许能改变大荣现状,自己也可以回都城安度晚年。 岂料半路杀出个杨弘晋,还带了个开挂的姜海。 这时候宣王觉得自己铁定是玩完了。 不过,事情并没他想的那么悲观。 杨弘晋入城之后,只是让人押下他们,并没直接动手砍人。 然后便带着人往皇宫方向而
《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 第217章 崔东诚卒,没必要心慈手软(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