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0章 济南!铁铉和盛庸的坚守 (第1/1页)

杉菜阿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秀挠了挠头,评价道:“虽然这李景隆愚蠢至极,但这次的战斗已经几乎将朱棣逼死,没想到最后被一阵风救了。看来朱棣这家伙运气不错啊。” 底下的大臣们一阵无语,他们心中嘀咕着同一句话: 和陛下你比起来,朱棣的运气算个啥! 【李景隆在白沟河大败后,跑到了德州。】 朱棣狞笑着乘胜追击,李景隆在他这里已经坐实了运输大队长的称号,果然李景隆没让他失望。 【四月二十七日,燕军进攻德州。】 【五月初七,李景隆逃往济南。】 【初九,燕军进入德州,获得大量粮食储备。】 【五月十五,燕军攻济南,李景隆残存十余万兵毫无战斗力,大败。李景隆逃走。燕军遂围济南。】 到这里,朝廷终于看不下去了。 给你六十万大军,你又给老子赔的一干二净?? 李景隆被召回了南京。 黄子澄再也瞒不住了,他感觉自己的脸都被李景隆这个草包蛋给丢光了。 别说你是我兄弟,就是我亲爷爷我也不能包庇你了! 黄子澄联合练子宁、叶希贤等大臣上书,请求立斩李景隆。 但朱允炆向来是个仁慈的皇帝,他表示,算了吧,反正输了都输了,杀了李景隆就能让朱棣投降不成? 于是罪恶滔天、罪大恶极、罪不可赦、罄竹难书的李景隆竟然仅仅只是被剥夺主帅的职位,就此拉倒。 朱元璋已经不想生气了,直接开摆,他笑着对朱标说:“标儿啊,你可给咱生了个好孙子。” 朱标低着头,在思考要不要和朱允炆断绝父子关系。 朱元璋看着朱标不说话,突然想起来他还是个病人,而且刚刚晕倒过,顿时慌了神。 “标儿啊,你不要想了,反正这些事情还没发生,等这次金幕结束,朕会妥善处理的!” 朱标有气无力的点了点头,他有种预感,不杀李景隆是朱允炆做的又一件错事。想到这里,他抬头看向自己的蠢货儿子朱允炆,顿时头疼又犯了。 【李景隆大败后,朝廷致信朱棣,请求暂缓战事。】 朱棣看完之后,把信撕的粉碎,然后出兵济南。 现在知道老子不好惹了?当初削藩的时候怎么不知道呢? 晚了! 在济南,等待着朱棣的是铁铉和盛庸。 【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太学读书时,熟通经史,成绩卓着,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 说白了,铁铉是个文官。 至于他为什么会去守卫济南,是因为他曾经负责李景隆的粮草押运工作。李景隆跑路后,绝大多数人选择和他一起跑路。 但铁铉没有,他沿途不断收拢残兵败将,并将他们组织起来,一路进发。 有人问铁铉,你要去干嘛。 铁铉说,我要去守卫济南。 大家都很惊讶:就凭我们?这不是送死吗?凭我们这些残兵败将,加上济南城里的那些士兵,去对抗风头正盛的北军? 铁铉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是山东参政,是朝廷委派的官员,守卫济南我的职责。” 大家都沉默了,但很少人选择离开,他们从这个叫铁铉的人的身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铁铉到了济南,遇到了盛庸。盛庸原本是李景隆的部下,也是少数没有跟随李景隆逃跑的人之一。 就这样,两个不愿意屈服的人在济南城上歃血为盟,约定死守城池。 朱棣来了。 朱棣这几天可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接连的胜利让他几乎飘了起来,在他看来,拿下济南这座孤城已经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朱棣列阵于城下,先写了一封劝降书,用箭射入城内。意思很明显,你打不过我的,别守了,老老实实打开城门,投降我好处大大的有。 铁铉看了信,然后也写了一封,仿照着朱棣的做法,用箭射出城外。 朱棣打开一看,见是《周公辅成王论》一文。原来铁铉是想借此奉劝朱棣要效法辅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辅佐侄子朱允炆。 哼,敬酒不吃吃罚酒。 朱棣下令:攻城! 【北军日夜攻打,铁铉亲自在城上指挥战斗,身先士卒,在铁铉的鼓舞下,防守官兵士气大振,连续打退朱棣多次进攻,北军在城下徘徊数日,却无任何进展。】 就这样,在攻打多日无果后,朱棣急了。 朱棣向来是一个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人,便阴谋掘开黄河大堤,引黄河水灌城。 这的确是个狠毒的计策,一时间,济南城似乎唾手可得。 不过铁铉不愧是读书人,朱棣狠毒,他比朱棣还狠毒,他想了一条计策来除掉朱棣。 铁铉从城里请了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前去找朱棣诈降,还请求朱棣自己入城接受投降,以表诚意。他相信,在胜利唾手可得之时,朱棣会放松警惕。 朱棣果然上当了,于是他下令大军后撤,自己则只带了几个亲兵进城。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震惊!一道金幕通古今!》 第30章 济南!铁铉和盛庸的坚守(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