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5部分 (第1/4页)

白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代化是在历史上产生,也是在历史上发展的概念。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因而很难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现代化的定义。同样,我们不能苛求周恩来对四个现代化下一个完整的准确的适合于任何历史阶段的定义。但是,周恩来在具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仅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而且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什么是四个现代化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得出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认识成果。

第一,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康庄大道,是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保证。周恩来说:“经过清末、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反动统治和社会主义四个时期,比较一下四个时期的情况,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4页。另一方面,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所以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就是因为社会主义能够提供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产技术,更加需要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同上书,第159页。1963年1月28日,周恩来说:“现在世界上各方面的事业都在飞跃发展,我们要迎头赶上,就要着重研究现代的问题,就要厚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今天,与十八世纪末叶、十九世纪的时代不同,世界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比战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发展,就要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要一代胜于一代,做出比前人更大的贡献。”《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447页。

第二,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是全国的全方位的现代化。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现代化,让少数民族地区长期落后下去。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区、区域自治的地区都现代化。全中国的现代化一定要全面地发展起来,一定要各民族共同繁荣富强。另一方面,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不能单靠汉族,我们50多个民族必须大家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发展。汉族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发展,但是可开垦的土地已经不多,地下资源也不如兄弟民族地区丰富。兄弟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是祖国现代化的有力后盾。但是,兄弟民族地区的资源还没有开发,劳动力少,技术不够,没有各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帮助,也不可能单独发展。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第三,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是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方面全面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同时并进,相互促进”。《周恩来经济文选》第504页。就工业和农业而言,周恩来指出,一个是基础,一个是主导,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参见刘武生:《论周恩来的“四个现代化”思想》。就国防现代化而言,一方面国防是保障;另一方面国防现代化是以其他三个现代化作基础的。1960年2月23日,周恩来说,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科学、国防四个现代化,实际上是三个现代化,没有前三个也就没有国防现代化。为了引起注意,把国防突出出来。就科学技术现代化而言,一方面科技是关键,另一方面科技也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发展。“必须在好的农业基础上、好的工业水平上,尖端技术才能突破,不然是不可能的。当然,也可能单独搞一项,那是不能持久的。我们可以在尖端技术这方面努力,但必须是平衡的,当然不是绝对平衡,是相对的。农业要发展,工业水平要提高,然后突破尖端技术,这三者是相互有关系的”。《周恩来经济文选》第426页。

除以上三个方面以外,更重要的是周恩来对构成四个现代化内容的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分别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十分重要的见解。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周恩来认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肥化、良种化等等。1960年10月17日,周恩来针对“大跃进”的教训指出,我们的农业还没过关,三个化: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还没有实现。1961年3月20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从各方面支援农业,有步骤地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1963年8月9日,他同来华访问的索马里总理舍马克谈话时说:为了发展农业,我们现在提出要实行“四化”:(1)机械化,包括耕种、收获、排灌、运输和加工。美国差不多在近40年

《中国的总管家周恩来》 第1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