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6部分 (第1/4页)

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缴入库,原来留存在各单位的巨额现金和正在流通中的大批现金迅速流向国家银行,对于收缩通货,控制投机起了很大的作用。私营银行和钱庄随之迎来了一波倒闭潮。

至此,共产党人已牢牢掌控金融市场,和资本主义较量的下一个阵地将移至产品市场。

难忘的1951

按照共产党人最初的设想,资本主义工业在新旧体系交替的转折期,可以临时起到一种脚手架的作用。国家可以用粮食、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换取资本主义工业的产品,并保持市场的充足供应。这一政策可以帮助加强工农经济联盟,并起到稳定价格的作用。拥有大量技术人员的和管理人员的资本主义企业也可以为国家建设进行人员培训方面发挥这作用。通过对资本家利润的税收和价格控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

考虑到国有经济暂时未成规模,而私营工商业无论在产能、市场网络和提供就业方面的能量巨大,这样的设想的提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上海解放初,私营工业产值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私营商业批发额占上海商业批发总额的,私营陆上运输占市内货运量的;零售额占零售总额的。

然而,双方一开始的合作难称愉快。拥有庞大市场网络的资本主义成分在最初的时候似乎更乐于利用自己这方面的优势来牟取投机性暴利。换言之,共产党人试图以一种有序的方式来利用私营工商业原有的市场网络,从而用土改的成果来换取私营工商业产品的努力遭遇了巨大的挫折,这反过来使他们加速建立国营的统购统销网络和工业生产体系。双方的“蜜月”恰恰是是在新政权充分掌握了金融与产品两个市场后才宣告展开。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被强行封闭后,双方的博弈集中体现在“两白一黑”(大米、纱布、煤炭)的产品之战上,其间种种惊心动魄的刀光剑影在不知不觉中决定了此后数十年中国经济模式的走向。

1949年6月23日国民党方面封锁上海口岸,当时上海存粮不足1亿斤,仅够半个月的消费,存棉只够纱厂开工1个月,煤炭只够烧7天。投机商利用外国棉花进口困难和粮煤紧张,掀起了以粮食、纱布、煤炭为主的“七月涨风”。从6月23日至7月30日,整个物价上涨1倍。其中7月11~16日的6天时间里,米价上涨96%。7月,*中央派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到上海调查研究,由陈云主持在上海召开了全国五大区的财经工作会议,决定由中财委主持从各地调拨物资,保证上海需要的粮食、棉花和煤炭。通过行政机构采取抛售物资、加强市场管理和配售平价米等三项措施,到7月底物价转向平稳。

旧上海 新上海(23)

“七月涨风”平抑之后,经过二三个月的平稳时间,又出现第二次较量。在10月旺季到来的时候,投机商以纱布为突破口,掀起了比7月更为猛烈的“十月涨风”,这次以纱布和粮食为主,形成全面暴涨,范围遍及全国,时间持续达50天,是上海解放以后最严重的一次物价波动。从10月上旬到11月下旬,棉纱上涨倍,棉布上涨倍,大米上涨倍。在*中央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直接指挥以及全国调度下,11月25日,上海与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大量抛售纱布,并且边抛售边降价,在上海粮食、煤、食盐等主要商品批发市场上,也与投机商进行物资吞吐博弈,又一次稳住了市场物价,并使投机商“两面挨了耳光”(一面借的钱要付高利息,一面物价下跌赔了本)。

第三次是1950年的“春节抢购风”。投机商认为农历新年休息停市过后,到节后开盘时粮、纱价格必定上涨,于是在春节前拚命抢购粮食和纱布,准备在春节开盘后大干一场。此时在经验和物资准备方面都很充足的上海市政府,以充沛物资为后盾在开盘后保持原价大量供应市场,不到3天,投机商又败下阵来。

回眸这段时光,可以清晰发现此后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话语和观念都诞生于此际,比如“统购统销”,比如“全国一盘棋”,比如对市场波动的厌恶——至今一些史书仍这样形容那场博弈的成果,“把上海由受投机资本操纵、危害国计民生的市场,改变为国营经济领导下为发展生产、为人民服务的市场。”

而从更深层面来看,这场因为国民党封锁而导致的市场供应博弈还加快了中国经济内转的节奏。占上海总供电量的上海杨树浦发电厂,原来全厂80%以上依靠进口燃油发电,外来油料供应断绝后,电厂职工把燃油锅炉全部改建成燃煤锅炉;原来97%的燃料靠进口汽油的上海

《新上海 旧上海》 第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