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00页 (第1/2页)

兜兜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什么?难道要听他的死前忏悔吗?&ldo;我知道你们都在战俘营受了不少苦,但你们得想想自己给苏联人民带来了多少苦难,与此相比,这根本算不了什么。&rdo;&ldo;是的,大尉同志。&rdo;海因茨仍然惜字如金。大尉瞥他一眼,拿起桌上的文件继续说:&ldo;从红十字会转达的电报,你的母亲已经在夏天过世。&rdo;海因茨愣了愣,显然没能听懂,或者说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而大尉把电报递给他,那上面德语和俄文都有,俄文标注显然是由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添上去,以免被苏联内务部当成什么不可传扬的机密情报。海因茨捏着那张破纸在眼前看了一遍又一遍,明明是非常简单的几个词,他偏偏一个都看不懂,他的脑子无法运转,他什么都不明白。连大尉都在叹息,对母亲的爱,但凡人类都会有同理心,他好心地把莫斯科的来信递给他,&ldo;也许你会需要这个。&rdo;是素素的信,海因茨认得出她的字迹,在他展开信纸之后,他终于能够读懂德文,而他远在莫斯科的独自面对寒夜的妻子在信中说,&ldo;坚强起来,海因茨,妈妈绝不愿意看见你为他伤心难过‐‐我将隔着西伯利亚的漫长铁轨与冰冷空气拥抱你。你的,唯一的,伊莎贝拉。&rdo;两张信纸都被他捏得皱了起来,他低下头,忍了又忍,最终也没能忍住滚烫的眼泪。他眼圈泛红,调整呼吸之后才看向大尉,&ldo;感谢您的通知,我的母亲,她是一个善良的德国妇女。&rdo;&ldo;是的,我相信她是。&rdo;大尉回答道,他的眼神真挚,绝不会是敷衍撒谎的人。然而谈话并未就此结束,大尉还有文件没有展示完毕,一则是法文消息,一则是英文报纸,&ldo;我相信你都能读得懂。&rdo;海因茨粗略看上一遍,他的心再度被刀锋割裂,原来他的母亲这么多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向斯大林写信,即便这样能帮助他回家的几率微乎其微,即便如此,她也在慕尼黑做着她所能完成的最大的努力,她并没有放弃他,一刻也没有。他的眼泪打湿了剪报,他听见大尉仍在说:&ldo;明天记者和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就要来莎赫蒂进行采访,他们一定会和你进行会谈,无论如何,希望你能够谨慎地作出回答。&rdo;他们都是和政治游戏沾过边的人,不必揭开谜底,海因茨就已经明白,随即作出承诺,&ldo;当然,我知道该怎么应付记者。&rdo;&ldo;那就好。&rdo;作为回报,已经对海因茨悲惨遭遇的抚慰,当天晚上他得到了加餐待遇,一根红肠以及一大颗新鲜的水煮土豆,这让他把盘子都舔得干干净净。饱腹感降低了他的哀伤,也许妈妈会在天堂得到抚慰,毕竟那里没有对德国人的驱赶,也没有饥荒。&ldo;妈妈……&rdo;他做梦也在思念着远在故乡的妈妈。第二天一早,海因茨就像个木偶似的被勒令换上新衣服新裤子,并且剃掉了胡须还梳了个油光发亮的头发,这情形可真像他结婚那天,但他的新娘不在身边,约瑟夫也仿佛患上了疟疾,正被隔离。今晚他原本和米勒计划好,要去给约瑟夫送药,毕竟素素给他留下了不少稀缺药物。跟随红十字会到来的还有个美国记者,毫无意外的,他被海因茨流利的英语所折服,开始认为整个战俘营都藏龙卧虎,并坚信也许接下来他还能为美利坚发现什么顶尖高级人才。采访主要针对马肯森太太的故事展开,中间串联了不少对莎赫蒂战俘营的询问,美国记者太能挖坑,稍不注意就被他们带进坑害苏联人的陷阱里,虽然说那些关于战俘营的肮脏传闻都是真的,但绝不能从他嘴里说出来。最后,美国记者问他,&ldo;请问你现在最希望拥有的是什么?马肯森先生。&rdo;海因茨回答,&ldo;是自由,至少让我回到慕尼黑去祭拜我的母亲。&rdo;记者也变得肃然,并衷心地祝福他,&ldo;希望你的愿望成真。&rdo;&ldo;是的,希望,感谢上帝我们至少还有希望。&rdo;篇幅冗长的报道以海因茨的最后一句话结尾,感动了无数人。在经历战火硝烟与相互屠杀之后,作为渺小而卑微的普通民众,也许能够拥有的也只剩下希望而已。同时,克罗洛夫大尉对于海因茨在此次报道当中谨慎配合的态度也十分满意,当然也就对他的个人评价打了高分。一九四九年六月,在漫长的刑期之后,斯大林下令释放第一批德国战俘。由于马肯森太太的感人故事,海因茨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而米勒因为党卫军的关系没能赶上这一批,但他仍然乐观,在离开之前陪同海因茨一起把卡尔的骨灰挖出来‐‐小卡尔被装在素素

《莉莉玛莲/再见海因茨》 第100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