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7页 (第1/2页)

许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一口咬得恨极恼极,理智全无,直到她尝到了淡淡血腥味才松口。贺征从头到尾没有吭声,每一步走得极缓极稳。“我不会等你的,绝对不会。”沐青霜哭着将脸埋进他的肩窝。贺征似乎涩然一笑:“好。”“等你将来得胜凯旋,便是哭着跪在我面前,我也不要你。”贺征喉头滚了滚,没说话。沐青霜抬手在他脑袋顶拍了一下,哭腔凶凶地质问:“你怎么不说好?”贺征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只犹犹豫豫地顾左右而言他:“那你亲手织的那条同心锦腰带……”“别紧张,那是织给家里狗子咬着玩的,不会硬塞给你,”沐青霜口齿含混地冷笑,果然被他带跑偏了。之后,两人都没有再说话。任谁都会说,这世间,有许多事都远比小情小爱重要。可是,年少时初次悸动的单纯热烈,一生只此一次,凭什么就微不足道了呢?中宵夜静,一双小儿女各自心中的苦涩无奈与忍痛割爱,依依不舍的眷恋,多日来极力压抑的怨与恼,千回百转的缘浅情深,只有月亮知道。作者有话要说:抱歉,今天家里有聚餐,又来了客人,写得太慢,等会儿发红包。有些小伙伴可能没有看文案,这里再提醒一下,明天本文会入v,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与爱护,但愿接下来还能和你们每天相见。谢谢你们能喜欢这个故事,非常、非常感激你们陪伴它一路长成参天大树。 夏季长休结束后,赫山讲武堂又恢复了往昔的热闹。复课当日,讲武堂主事官对初夏时那场考选做了简单的复盘总结,勉励表现出色的学子,也指出各班当时在战略、战术上的疏忽与不足。之后又当众宣布那场考选的结果,顺带提了各班在人员上的变动。甲班周筱晗等三人接受汾阳郡主点将,已转入军籍去了钦州;贺征与齐嗣源以武卒身份入进上阳邑钟离瑛将军麾下,前往滢江最前线。如此一来,甲班便只剩十六人。乙班也有一人被汾阳郡主点将,另有二人因家中变故,遗憾中止了在讲武堂的学业,因而乙班余十七人。丁班二十人的家中多是从中原退到利州避难的外来豪强,家中真正根基与布局重心实则仍在中原,他们到赫山讲武堂求学不过是权宜之计。夏季长休期间,这班有七人接受家中安排,中止学业挥别赫山讲武堂,前往钦州朔南王府亲自督办的庠学深造,待将来反攻镐京重建新朝后,或许就会成为朝中肱骨文臣。五个班里只有丙班与戊班在人员上完全没有变动,“讲武堂首届学子一百零一人”是再也凑不齐了。如此物是人非的局面,伤感在所难免。不过这群少年少女本就是被作为武将栽培的,心性做派上以示弱服软为耻,谁也不肯将唏嘘感慨轻易挂在嘴上,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每逢课休时,仁智院内依然被闹得尘土飞扬,四处充斥着嬉笑打闹的欢声;夫子们所授的武经、兵法还是不那么受欢迎,总有人在课上昏昏欲睡;教头们的实训仍旧有各种叫人啼笑皆非的奖惩。一切仿佛都和以前一样,可谁都知道,有些事已大大不同。好在赫山讲武堂学制为三年,留下的人也将在明年秋季之前完成学业,各奔前程。再是睹景伤情,也只最后一年罢了。因是最后一年,讲武堂大大削减了纸上谈兵的武经、兵法课程,更加侧重实训。这种实训不同与之前两年那般细分科目,而是尽可能给出最极端的假拟战场环境,使学子们将所学的战略、战术与十八般武艺全都综而总之,尽全力去学以致用。此时前线战场已渐渐突破拉锯对峙的僵局,但凡关注前线动向的人都能隐约察觉到,渡江反攻的最后决战大约已为期不远,至多不过再等两三年而已。谁都想得到,那必定将是二十年来最激烈的一场血战,必定会付出二十年来最最惨烈的代价,才能彻底摆脱亡国之殇,驱逐入侵者,重拾锦绣山河。为了尽快替前线准备好可独当一面的储备将官,也为了最大限度将这些璞玉打磨成器,讲武堂提请军府协助与各方商洽,三不五时将从前线退到利州养伤休整的各路大军请到赫山,与学子们斗智斗勇。这些人可不像汾阳郡主在初夏时派来的那些新兵,全都是饱经战场烽烟,在血与火中砥砺出来的国之利刃。他们最清楚前线战场上会面对什么样的敌人、需要什么样的将官,对讲武堂这些尚未真正见过大场面的稚嫩学子们来说,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磨刀石。他们尽心尽力地模仿着伪大盛朝各位将领的习惯打法,不惜将大半个赫山搅得鸡犬不宁,尽可能让学子们在最短时间内积累最多的实战经验。如此砥砺半年下来,这群年轻人受益良多,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新趋势。那就是从前一枝独秀的甲班,整体上对后面四个班再无绝对优势。好在甲班还有个令子都扛大旗稳坐榜首,林秋霞紧随其后、长期在第二的位置不可撼动,总算为甲班守住了些许昔日辉煌。而以往不太被夫子们看好的丁班、

《童养婿+番外》 第27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