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君相奏对事术士,步步为营星落野 (第1/2页)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794章
君相奏对事术士,步步为营星落野
永寿五年六月
李治以天下英才都入朝廷,国家文脉昌盛为名,改元“文昌”,是以永寿五年作为文昌元年。
文昌二年三月,李治召右相李义府入宫奏对。
“朕听闻你的儿子、女婿仗着你的权势,多有不法之事,朝中多有非议,但都被朕压了下去。”
“你既然掌管国家大事,理应学习前朝太傅白遐,对内约束亲族,对外忠君爱国,怎么能如此疏忽呢。”
“朕听闻自古权臣没有好的下场,其中多是因为子女受到的牵连,但白遐为什么就能全身而退呢?”
“你是助朕登基的有功之臣,朕理应为你谋划,为你遮掩一二,但长久以往必不能持久,还是应该对他们多加管教为好。”
杜元纪在右相府走了一圈后,快步来到李义府面前焦急道:
“有些事情并不是陛下所想的那样,这是污蔑,这是诽谤,是谁告诉陛下的?臣愿意与他当堂对质。”
“拟招。”
就在朝野观望李治会如何处置李义府时,李治下令召李义府、白侃等诸位宰相入宫。
以手掐算,晃头晃脑,杜元纪便闭目不动,眉心紧锁,李义府在一旁看得紧张不已,终于杜元纪睁开双眼,眉心舒展,轻松的笑道:
“敢教相爷知晓,贫道花费十年寿命,终于是上得天庭,为相爷求得一法,乃金钱压运之法。”
九月二十五日,经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司会审,李义府罪名坐实,奏请圣人裁决。
见李义府装作听不懂自己的敲打暗示,李治也不愿再费口舌,一改之前的亲近,头略微后仰,垂眉道:
“召左相来。”
有司奉命收捕长孙延,其供认不讳。
“何为金钱压运之法?”
损失了一个崔南道,世族自然想要再安插一个人上去,于是吏部尚书柳奭问道:“陛下,这崔南道走了,御史大夫一职,由谁补缺?”
李义府并不害怕,因为狄仁杰的弹劾看似凶猛,实则多是猜测,没有确凿定罪的证据,无伤大雅,根本对他造不成实质伤害。
要知道,自己的女儿正是太子妃。
“臣冤枉。”
李义府抬头看了眼李治,眼神正好对上,但只是片刻,便重新低下头,回道:
“臣遵命,既然陛下没有事,那臣先告退,朝中还有许多政务等着处理。”
更别说这些时日因为李义府的举动,往日稳固的政治同盟如今有些摇坠,但为了对抗白氏与皇室,他们这些世族官员不得不尽力修复。
“啊,诺,诺。。”
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都暗自心惊,看来李义府在圣人的心中还是很有份量的。
“嗯。”
李治看着跪下来的李义府,心中轻笑,表面却说:“朕也认为伱是冤枉的。”
与此同时,诸多曾经给李义府行贿的官员也纷纷落马,在朝中占据优势的李派顷刻间消失在朝堂之上。
许敬宗也见到这一幕,吊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只有白侃在一旁不为所动,这其中多是他有的谋划。
但如今以他的权势,他又怎么会惧怕呢?
这下子,朝中的诸位终于明白了李治的想法,这是想要将李义府定死啊。
而与李义府同盟的许敬宗也由此惶恐不安,深怕李治的刀下一刻就落到了自己身上。
随即佯装大惊,勃然色变开口道:“臣忠心为国,夙兴夜寐,唯恐辜负了圣人的期望,儿子、女婿都是孝顺之人,所做之事都是为了博取臣的开心。”
“既然是空穴来风,便就此作罢,然爱卿毕竟是右相,是大唐重臣,岂能随意弹劾污蔑,看来这御史台是愈加放肆了,不可不惩罚。”
九月十三日,李治下令将李义府下狱,并命令刑部尚书、驸马赵义联合御史台、大理寺一同审讯,并由左相白侃进行监督。
毕竟李义府倒了,若白氏卷土重来,他们也没有好下场。
一旁的内侍听到这话,身体不由得一颤。
“哎呀,大事不好,您的宅第有冤狱造成的怨气,长久以往,如果不除,恐相府众人怨气缠身,将有大祸。”
六月,御史台侍御史狄仁杰上书弹劾右相李义府。
而身为狄仁杰上司的御史大夫崔南道则是怒不可遏,要知道自己可是李义府的盟友,他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794章 君相奏对事术士,步步为营星落野(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