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就这么说定了 (第1/2页)
正能量马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概在十年前,徐五在井口镇来说也是风光一时的人物。在别人还处在吃土的阶段时,徐五已经拥有一支专门用来拉煤的车队了。十几辆大东风,让多少人羡慕的都留下口水。只可惜这厮也是个坏痞,也是生生输光了一份家业。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郭茂林和徐五一样,都是改革开放后井口镇的第一批买卖人。
81年,郭茂林就靠卖布开始起家,短短三四年的时间积累下一笔资金后,就带着郭嘉的四叔和人合伙开了一家当时在井口镇来说最大的商场。
这个商场四百多平米,主营服装鞋帽和日用品玩具。因为售货员的态度和物品的价格都比当时的国营商店好或是便宜,短短几个月这个商店就把几家国营的店挤兑的一点生意都没有了。就算往后几年陆陆续续的也开过几家,但都干不过脑子灵活并且人脉极广的郭茂林。
在八八年时,当时的郭茂林就已经有了五六十万的身家,成为了整个紫河区都有头有脸的人物。
记得那些年紫河区流行摩托车,好点的每辆都得一万大几,郭茂林一个人就拥有三辆,每天换着骑,骚包的不要不要的。
但老话说得好,创业容易守业难。
事业上升期的顺利,让郭茂林很快就膨胀了起来,后来竟然迷上了赌博,还学着别人养起了二奶。
大概就是他走了歪路后,他的事业也开始走了下坡路。短短两三年的时间,输了大几十万,煤矿也赔了,饭店也赔了,家里的摩托车和自行车全部拿去抵了赌债,就差把几个孩子也压上去了。
就连商场都因为郭茂林的品行问题,几个合伙人提出了拆伙。
好好的家业就这么败了,即使在商场拆伙后郭茂林自己单独在老街开了一个一百平米左右的服装店,但最后也没有做起来。
直到走投无路,郭茂林选择了带着他所认为的体面和尊严离去。
徐五和郭茂林不同,输了就输了,家业败了就败了,甭管别人怎么说,老子是条拿得起放得下的汉子。就算不再风光,也能靠手艺养活老婆孩子。
别看现在这家伙五十多了还在给人做笼屉,但郭嘉记得,08年以后这家伙开了一家小工厂,快七十岁的人了,生生靠着做笼屉再次发家致富,临老给了妻儿一个交代。
连郭嘉都认为,徐五才是真爷们!
………………
“那副笼屉是你妈去年买的,我好像记得大小!”
徐五翻腾了半天,最后才从一摞一摞大小不一的笼屉里找到一个感觉合适的递给了郭嘉,“拿回去试试,不行的话再来换!”
郭嘉笑道,“好嘞,叔,多少钱?”
徐五憨厚的一笑,“就给十二吧!”
郭嘉痛快的给钱,随后就拿着笼屉快步往家赶。现在正是放学的时间,他怕班里的同学看到他没事,再传到老朱的耳朵里,所以还是少露面的好。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他路过高台时,身后突然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郭嘉,站住!”
郭嘉回头一看,竟然是刘晓彤。还好,这丫头好糊弄。
郭嘉道,“干嘛让我站住?”
刘晓彤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郭嘉,疑惑道,“你不是做阑尾炎手术去了吗?”
郭嘉脚下没停,一边走一边道,“医生让休息几天,等身体养好了再做!”
“不对呀!”刘晓彤蹙起了眉,“上次我爸做阑尾炎手术赶得挺急的呀?”
“……你爸可能是晚期!”
言多必失,应付了刘晓彤几句,交代她不要往外瞎传后,郭嘉就一路小跑,很快就把刘晓彤甩在了身后。
等他回到家,放下了笼屉,就坐在炕上和赵春芝说起了上午的经历。
不管怎样,接下来几天靠他一人肯定忙不过来,心里盘算了一阵,郭嘉就想到让二姨夫来帮忙。
赵春芝倒没什么意见,都是亲戚,肯定比外人要上心,只要别亏待了人家就行。
这方面郭嘉倒可以保证,就算目前他还没有挣到钱,但也可以给二姨夫一份相对来说不错的工资。
98年这一年二姨夫好像一直都在打零工,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郭嘉给他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想必他不会不答应。
打定了这个主意,中午在家吃过饭,自己起草了一份转让合同,又自学到两点半后,郭嘉就准备出门。
不过在临出门前,郭嘉还是嘱咐赵春芝下午去一趟银行。毕竟
《扬帆1998》 第四十四章 就这么说定了(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