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一百三十二章 舌尖上的变化 餐车今非昔比 (第1/2页)

流星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我国铁路发展在过去的70年里不断提速。

.但不管车型发生何种变化,“民以食为天”这一朴素的理念永远不会改变,那一股股在火车上流动的香味,那在旅途中不断满足的味蕾,始终能勾起大家对餐车美好又特别的回忆。从煤炉烧炭到明厨亮灶,从吃饱就好到营养均衡,从饭盒回收到智能点餐,从单一菜品到丰富多样,旅客列车的餐车在这70年来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铁路的长途旅客列车一般在卧铺车与硬座车之间编挂有餐车。餐车分为餐厅、厨房和储藏室三部分。

一般的餐厅有12张餐桌,共有48个座位;厨房里的设备主要有电冰箱、冰柜、炉灶、烤箱、锅炉、煤箱、洗碗池、碗柜、储料箱等;储藏室分别用来存放列车上售卖的烟、酒、糖茶、米面蛋、干鲜蔬菜以及其他锅巴等小食品等。

k18次列车的餐车共有六人,一名餐车长、一名餐车领班、三名炊事员、一名服务员。

餐厅内设有活动餐桌,这种餐桌是可以折叠起来的,在清扫卫生等情况时,把餐桌下的一根支撑柱抬起即可把餐桌折向车厢板壁。

餐椅的下部为柜式,座垫可掀起,下面是一个小柜子,放下座垫时可上锁,可供贮藏餐料、杂物之用。

.

餐厅的顶部为两条光带照明,两侧墙板上装有壁灯,餐车内的光线明亮而又柔和;餐车的顶部为铝型材格栅出风口,美观大方又便于装拆清洗。

两侧墙板上装有衣帽钩

24个,墙板为浅色格纹柔光塑料贴面板,顶板及饰带板为白色玻璃钢板。地板为景蓝色橡胶地板革,配以暖色调的餐桌、餐椅、烘托出一种舒适高雅的旅行用餐环境。

在餐厅一位端设样品橱柜两个,在餐车的二位端还设商品陈列柜一个,二位端还设有餐具桌、存放柜各一个,既实用又美观,彰显出中国铁路的浑厚与大气。

餐车的厨房地面设有排水沟及排水孔、地面上铺有活动漓水格子。厨房顶部设有排气扇三个,整个厨房布局紧凑、合理、宽敞、明亮、坚固耐用,供餐能力大。

二十年前的餐车后厨,由于是明火明灶,烧煤散发出来的温度让后厨温度升高,尤其到了夏天更是高温难耐,像个大烤箱。外边气温38c,后厨的温度能达到40c以上,环境条件与现在相差甚远。

.

绿皮车时代的餐车,列车上根本没有供电设备,储存食材的方式十分原始。那时,食材保鲜靠的是冰块,用铁皮箱包裹棉被和冰块就拼凑成了那个年代的‘土冰箱’,餐车的大厨们要时刻翻看食材是否新鲜,只要是运行时间超过两天的列车,还需要在途中的大站及时补充冰块,以保证餐料的储存质量。

刘群经常听餐车老师傅们讲起之前餐车的事,那时候的餐车很苦,冬天车辆四处透风,只有炉灶里的一团火,夏天却如同蒸桑拿,浑身湿漉漉,衣服从来没干过,身上长满了痱子,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将刚从车站上来的冰块铺在“土冰箱”里,只有这个工作能让自己获得短暂的凉爽。

随着车辆装备升级,餐车好像一夜之间就进入了电器化时代,曾经烟熏火燎、冬冷夏热的后厨“一去不复返”,电磁炉、蒸饭箱、抽油烟机、大冰箱等一应俱全,后厨变得井井有条,曾饱受烟油之苦的厨师也得以享受干净整洁的环境。

由于设备的升级,各种食材的保存期限变得可控而高效,餐车工作人员再也不用站在“烤箱”、“冰箱”里干活了,厨师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好,出菜的效率、质量也飞速提升。

现在的k18次餐车厨房内设有电磁炉灶、低压锅炉、蒸饭箱等炊事设备以及电冰箱、碗柜、吊柜、煤箱等,还设有洗池、刀架、锅架、板桌、排烟罩、灭火器等辅助设备。

电磁炉灶正面设上、下烤箱各一个。

蒸饭箱为不锈钢制,由箱体、蒸饭桶、热水箱、莲蓬头、进汽管、排汽管及各阀门组成。每次约30分钟就能蒸生米25

kg

左右。电冰箱分卧式、立式两种,箱体由不锈钢制成,压缩冷凝机组箱挂于车下,由制冷管道与车上箱体相连,总容积为1200升,箱内温度一般控制在0c~5c,供食品冷藏之用。

还特设一个加冰冰箱作为电冰箱出故障后的备用设备。

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列车的餐车供餐方式有着计划经济的鲜明印记,当时,你要想在火车的餐车上吃饭是不能直接过餐车

《凡人列车长》 第一百三十二章 舌尖上的变化 餐车今非昔比(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