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41章 灭国名将与钱镠铁券 (第1/2页)

八零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初九日,至十二月十二日,安禄山攻破大唐的洛阳城,仅用了34天。】

【从范阳至陈留城,再从陈留城至洛阳,34天征战了将近两千里,叛军攻城掠地之迅速,不可谓不快,其威势更是震惊了整个大唐天下。】

【洛阳的失陷,使中原地区,江淮地区,关中地区都人心惶惶了起来。】

【然而,在大唐王朝上下都在人心浮动之时,宰相杨国忠却异常的镇定。】

【杨国忠性情偏激浮躁、强势且擅长辩论,极其能说会道,并且在分析、决断机要事务时对自己的才能是相当自信。】

诸天万界下的杨国忠的脸色顿时就无比阴沉了起来:“这天道,为何又要盘点吾了?吾可没做伤天害理之事,却为何要一直针对吾?”

【即使洛阳沦陷,杨国忠依然认为,叛军一时的胜利,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仍旧认为安禄山叛军的凝聚力不足,叛军的内部许多人并非真心反叛,将来一定会有人将安禄山斩杀后前来投降。】

【同时杨国忠在安禄山起兵造反之前,挑选了3000名勇士,在皇城内训练,还招募了一万人驻守在灞上,并命令他的亲信杜乾运统率,以备不时之需。】

【在安禄山起兵叛乱之后,杨国忠立即就在巴蜀地区布置了很多亲信。】

【并令剑南节度副使崔圆暗中储备了不少物资。】

【即使洛阳城真的会被沦陷,自己也有退路和物资保障,所以杨国忠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时局,以及退路,心中不必过于惊慌。】

【遂宰相杨国忠,让唐玄宗李隆基不必惊慌,一切局势尽在掌握之中。】

【此前,杨国忠一直强调安禄山有谋逆反叛之心。而在安禄山真正起兵造反之后,局势的发展似乎正如杨国忠所言那般,让杨国忠掌握了更大的权柄。】

【此时已经听惯了阿谀奉承的唐玄宗李隆基,已经难辨真真假假了,遂听众了杨国忠之言。】

【派人前去调查洛阳失陷,陕郡弃守的真正原因,是不是有人畏敌不战,虚回战报。】

【而在长安城的皇宫之中,唐玄宗李隆基仍然歌舞升平,一副大唐太平盛世依旧的模样,想以此向天下证明,大唐江山,依然稳固。】

唐太宗李世民,原本已经能够稳住的心态,再次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出现在天道盘点的画面之中,变得难看了起来。

以唐太宗李世民的智慧,加上观看了前两期天道盘点的经验来看,自己这个不孝子孙的出镜,应该又要整出幺蛾子了。

汉光武帝刘秀:“看来王朝的衰败与没落,总是离不开想要权倾朝野的奸佞之臣。”

明太祖朱元璋:“与南宋相比,大唐盛世真的是华夏汉族历史中的一个值得骄傲的盛世。”

“而大唐盛世的衰败,唐玄宗李隆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扩张华夏版图,对外族蛮夷的征战上面,盛世的大唐还是很给咱们汉人长脸的。”

“就像前些日子里建昌知府钱用勤犯事,其子钱怞拿着那块唐朝的《钱镠铁券》求见咱,虽然隔了几百年,但咱大明一样承认钱镠的功绩。”

“高仙芝与封常清为他唐玄宗李隆基,在西域开疆扩土,四处征战,为大唐立下赫赫威名,居然因为一次作战不利,就把他们给斩了,真是让人寒心了。”

【潼关是秦、晋、豫三地要冲,地势险要,有关门扼九州”之说。】

【周围被群山环绕,西有华山山脉,山势雄伟险峻,悬崖峭壁林立。北面紧临黄河,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线。】

【而南侧是广袤的秦岭山脉,峰峦叠嶂,山高谷深,犹如一道巨大的屏障。】

【封常清洛阳战败后,率众逃至陕郡与上司高仙芝会合。】

【并且将两军所面临的形势告知高仙芝,承认自己低估了安禄山叛军的实力,并建议高仙芝退守潼关。】

【眼下对于长安来说,潼关是唯一的屏障,却无兵驻守。】

【陕郡地势,虽同样险要,但不及武牢关,更不及潼关险要,其城墙亦不如武牢关与潼关。】

【此时叛军趁洛阳大胜之机,其威极盛,若是在陕郡无法抵挡安禄山的叛军,唐军若在陕郡再败,那潼关便不攻自破。】

【叛军一旦破关而入,长安便危在旦夕。】

【封常清是高仙芝的老部将,当年高仙芝率安西军攻打小勃律国时,封常清就已经是高仙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第141章 灭国名将与钱镠铁券(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