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94章 一统全球(6) (第1/3页)

明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平卅六年(229年)二月初一,这一日注定被载入华朝史册,成为一个熠熠生辉的里程碑。

在这一天,华朝皇帝张循将华朝的内政事务全权委托给了内阁首辅诸葛亮,然后在首都洛阳那座气势恢宏的皇宫广场前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誓师大会。

张循身披龙袍,金色的龙纹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映衬出他威严而庄重的身影。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能穿透层层迷雾,直视那遥远的未来。

在出征之前,朝中的众多大臣纷纷上书劝谏,希望皇帝能够审慎行事,避免引发内乱。他们担心皇帝亲征远行会动摇国本,使得国内政局陷入动荡。然而,这些恳切的劝谏并未能动摇张循的决心。他深知,此次出征是为了实现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后的终极梦想,不容有变。

面对大臣们的担忧和疑虑,张循皇帝以坚定的口吻说道:“朕意已决,此次出征势在必行。朕将亲率大军,扫平天下,实现一统全球之伟业。愿诸位卿家鼎力相助,共创华朝美好未来。”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无比的自信和决心,让在场的大臣们无不为之动容。他们明白,此刻的皇帝已经劝不动了,只能听从他的命令。

张循能够如此自信满满地御驾亲征,原因无外乎他最大的倚仗:系统外挂。

这个外挂赋予了他能够推演未来一年的情况,覆盖范围高达5000公里,并且每天可以推演多达80次。这意味着,只要他亲自挂帅出征,坐着军舰在各个大陆绕一圈,便能够将所有潜在的战略情况、敌军的动态以及战场的变数一一推演到位,从而确保华朝军队在每一场战斗中都能取得胜利,稳步向着最终一统全球的目标迈进。

他之所以选择亲自出征,不仅仅是为了实现那个宏伟的统一梦想,更是出于对国家和士兵的深沉责任。他深知,通过自己的推演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华军在战场上的损失,确保每一次冲锋都能取得应有的战果。这不仅仅是对胜利的追求,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战士们的负责。

此外,华朝还有极为先进的通讯工具——无线电报。这种神奇的装置让张循能够实时掌握战场的动态,无论是远方的战报还是近在咫尺的敌情,都能第一时间传入他的耳中。这使得他能够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战略战术,做出最为明智的决策。

同时,无线电报的另一大作用,便是让他能够随时了解国内的政治状况。即便身处遥远的战场,他也能对国内的局势了如指掌,从而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内乱和动荡。这种全方位的信息掌控能力,再加上他对内阁首辅诸葛亮的深厚信任,使得张循更加坚定地选择了御驾亲征、一统全球的道路。他相信,在自己的带领下,华朝必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张循皇帝站在皇宫门前的主席台上,他的身影在初升的朝阳下显得愈发庄重与威严。通过高音喇叭,他那激昂而铿锵的话语回荡在整个广场,传达到每一位参加誓师大会的将士、官员以及百姓代表的耳中,激起他们内心深处的热血与激情。

“诸位大臣,百姓代表,以及英勇的将士们,今日,我们齐聚一堂,站在这历史悠久的洛阳皇宫广场之上,共同见证一个伟大时刻的降临。朕站在这里,心中激荡着无尽的豪情与壮志,因为我们即将携手踏上一段前所未有的征程,一段将华朝的旗帜插遍全世界的壮丽旅途!”

皇帝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感慨,他继续说道:“回首过去,自太平前十年(184年)起,朕便与三公将军一同揭竿而起,领导着黄巾军奋勇抗争,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我们虽屡遭挫折,但从未屈服。那一年,我们历经了无数的磨难与考验,起义虽然最终失败,我们被迫逃往太行山的深处,但请诸位铭记,朕的心中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他的声音逐渐高昂起来:“太平前五年(189年),我带着不到一百人的部下重整旗鼓,从太行山再度出发,攻下了陆家庄,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不断扩大着我们的地盘。我们英勇地击败了南匈奴与鲜卑的联军,控制了并州,随后又吞并了兖州、司隶州。最终,在太平元年(194年)那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朕建立了华朝,改元太平,为这片土地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皇帝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华朝辉煌历史的自豪与骄傲:“自那时起,我们华朝一路砥砺前行,统一了全国,又相继统一了鲜卑、匈奴、西域,征服了遥远的大月氏、天竺、东南亚、帕提亚,甚至是强大的罗马帝国。如今,我们的领土横跨亚欧大陆,幅员辽阔超过50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第194章 一统全球(6)(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