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930章 年 做个木匠 (第1/3页)

5路偷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民国十九年,华夏大地正处于风云变幻之际,内忧外患如重重阴霾笼罩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军阀混战的硝烟在各处弥漫,百姓们苦不堪言,原本宁静的城镇乡村,时常被战火波及,田园荒芜,市井萧条。而在那西南腹地的四川,虽相较一些战火纷飞的中原地区稍显安宁,却也未能逃脱这乱世的影响。物价飞涨,民生维艰,可日子还得照旧过下去,百姓们靠着各自的手艺,在这乱世中艰难求存。

彼时的四川,有着“甜城”之称的内江,凭借着那肥沃土地所产的甘蔗,制糖业颇为兴旺,滋养出了一方独特的烟火气息。大街小巷,糖香四溢,制糖作坊林立,围绕着这甜蜜产业,衍生出了诸多行当,木匠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房屋的修缮、制糖工具的打造,哪一样都离不开木匠的手艺。

据《内江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内江县城及周边乡镇,匠作之人颇多,木匠一门,承传统技艺,或制家具,或修屋舍,于民生诸事皆有涉也。虽时逢乱世,然甜城之地,糖业未辍,匠人之活计亦得以存续,靠的便是那手底下的真功夫,以及邻里乡亲的相互帮衬。”这段文字,清晰地道出了当时内江木匠们所处的境况,靠着传统手艺在这动荡岁月里谋生计,维系着甜城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为围绕“1930年 我在四川甜城做木匠”的故事搭建起了基于史实的框架,让那段满是艰辛与温情、关乎民间手艺人生存的历史有了清晰可寻的脉络。

我本名叫陈二狗,生得身材敦实,面庞被日头晒得黝黑发亮,透着一股憨厚老实又透着股子机灵劲儿。自幼家境贫寒,没读过什么书,为了混口饭吃,便跟着村里的老木匠师傅学手艺,这一学就是好些年,终是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我为人实在,重情重义,心里头认定的事儿,那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平日里话不多,可做起活儿来,那是一丝不苟,眼里容不得半点儿瑕疵,在这内江城里,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木匠了。

那一日,天刚蒙蒙亮,我便背着工具箱,往城里的一户人家走去。这户人家是开制糖作坊的,前些日子托人带话,说是作坊里有几台熬糖的器具坏了,想让我去给瞧瞧,能不能修一修,若是实在不行,便重新打造几台。我心里想着,这可是关乎人家生计的大事,可不敢耽搁,便早早地赶了过去。

到了那户人家,主人家刘掌柜热情地迎了出来,笑着说道:“陈师傅,您可算是来了,您再不来呀,我这心里头可就没底了,这熬糖的家伙事儿坏了好些天了,眼瞅着这甘蔗都收上来了,没法熬糖,可急死人了。”

我赶忙说道:“刘掌柜,您别急,我先看看是啥情况,能修咱就修,修不好我就给您重新做,保准误不了您的事儿。”

说罢,我便走进作坊,看着那几台熬糖器具,蹲下来仔细查看起来。原来是器具的连接处有些松动,加上长时间的使用,部分地方已经开裂了,难怪没法正常使用了。我心里有了底,便对刘掌柜说道:“刘掌柜,这器具就是有些地方坏了,能修好,不过得费些功夫,您看……”

刘掌柜一听能修好,顿时喜笑颜开,说道:“陈师傅,只要能修好就行,您就安心修吧,工钱啥的都好说,可不能让您白忙活呀。”

我笑着点点头,便从工具箱里拿出工具,开始动手修理起来。我先用榫卯工艺把那松动的连接处重新固定好,再找来一些合适的木块,精心地打磨后,修补那些开裂的地方,每一个动作都极为娴熟,仿佛这些工具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

就在我专心修着器具的时候,作坊里来了个年轻人,看着二十来岁的样子,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长衫,戴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模样。刘掌柜介绍说,这是他远房的侄子,叫刘书文,在城里读书,放了学就来作坊里帮忙,顺便学学这制糖的手艺。

刘书文好奇地看着我干活,时不时地问上几句,“陈师傅,您这手艺可真厉害呀,这榫卯是怎么个接法呀,看着就巧妙呢。”

我抬起头,笑着回答道:“这榫卯啊,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讲究的就是个严丝合缝,不用钉子啥的,也能让物件结实得很呢,你要是感兴趣,有空我可以给你讲讲里头的门道。”

刘书文兴奋地点点头,说道:“那可太好了,陈师傅,我就爱听这些老手艺的事儿,现在这世道,好多老手艺都快失传了,真可惜呀。”

我听了,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感慨,说道:“是啊,这乱世之中,大家都忙着糊口,哪还有心思去传承这些手艺哟,不过只要还有人愿意学,咱这手艺就断不了根儿。”

修好

《喂!当乞丐去啊?》 第1930章 年 做个木匠(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